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题目
单选题
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A

肾病综合征

B

黑尿热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继发细菌感染

E

疟疾并发急性病毒性肝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40岁,持续性高热1周,剧烈头痛,咳嗽、躁动不安,时常不认人,昼轻夜重。查:T40℃,颈硬,克氏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细胞数与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血液涂片发现恶性疟原虫。该病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脑型疟

E、肺型疟

应首选抗疟治疗的方案是A、氯喹0.75/日口服

B、磷酸咯萘啶0.6/日口服

C、磷酸咯萘啶3~6mg/kg静点

D、青霉素静点

E、右旋糖酐静点

本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了血压升高,尿蛋白(+++),尿红细胞4~5个/HP应考虑为A、疟疾并发尿路感染

B、疟疾并发急性肾盂肾炎

C、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D、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

E、抗虐药的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54岁。因“疟疾行抗疟治疗后出现寒战、高热、腰痛、乏力、黄疸、尿色如酱油样”来诊。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功能正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下降。初步考虑为A、伴发中毒性肝炎

B、伴发胆道感染

C、恶性疟疾

D、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

下列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糖皮质激素

B、停止抗疟治疗

C、碱化尿液

D、大量补液

E、用阿司匹林退热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E

第3题:

疟疾患者经抗疟药治疗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又出现症状发作,这是由于( )。

A.不同型疟疾混合感染

B.远期复发

C.近期复发

D.疟原虫产生耐药性

E.抗疟药已从体内排泄


正确答案:C

第4题:

女性,54岁。因疟疾抗疟治疗后,出现寒战、高热、腰痛、乏力、黄疸、尿色如酱油样。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巩膜轻度黄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功能正常.G-6PD活性下降。下列哪项处理不合理()

  • A、用阿司匹林退热
  • B、停用抗疟治疗
  • C、大量补液
  • D、碱化尿液
  • E、用阿司匹林退热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为什么不推荐青蒿素类等抗疟药用于间日疟的现症治疗、抗复发治疗?


正确答案: 我国尚未发现间日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性

第6题:

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均应考虑有并发症的可能,但除外( )

A、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B、呼吸困难突然加重

C、体温持续不退

D、咳嗽加重

E、热退后又复上升,伴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参考答案:D

第7题:

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B、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C、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征

D、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E、并发肾病综合征时抗疟治疗有效,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参考答案:E

第8题:

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A、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B、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症

C、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管外溶血

D、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E、并发肾病综合症时抗疟治疗有效,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参考答案:CE

第9题:

治疗疟疾应当如何选用抗疟药?


正确答案:(1)控制病人症状:对氯喹敏感疟原虫选用氯喹(口服给药);脑型疟可选用磷酸氯喹、二盐酸奎宁、青蒿素类注射给药以提高脑内药物浓度;耐氯喹恶性疟可选用奎宁、青蒿素类或甲氟喹治疗。
(2)休止期病人:乙氨嘧啶和伯氨喹合用,用以根治和防止疟疾传播。
(3)预防用药:乙氨嘧啶预防发作和阻止疟疾传播,氯喹能预防性抑制症状发作。

第10题:

抗恶性疟及重症疟疾治疗药物是哪些?


正确答案: 抗恶性疟及重症疟疾治疗的一线药物是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咯萘啶;二线药物是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包括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