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次/分,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

题目
单选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次/分,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该患儿现存的护理诊断除外()
A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B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C

清理呼吸道无效

D

体液过多

E

焦虑(家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岁男孩,因感冒2天伴发热来诊。查体:T:39℃,P:130次/分,神清,咽及右鼓膜中度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中,突然发呆,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对该患儿首先应该进行

A、全面体检

B、保持呼吸道通畅.解痉

C、腰穿刺术

D、降压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次/分,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

B、败血症

C、高热惊厥

D、脑脓肿

E、脓毒血症

抗惊厥首选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钠

B、苯妥英钠

C、25%硫酸镁

D、地西泮

E、异丙嗪

假设惊厥时发生窒息应立即A、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人工呼吸

B、给予呼吸兴奋药

C、人工呼吸

D、高浓度吸氧

E、气管插管

该患儿现存的护理诊断除外A、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B、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液过多

E、焦虑(家长)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

第3题:

患儿,男,1.5岁。因感冒1天伴发热来诊。查体:T39.5℃,P135次/分,神志清,口因部中度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检查中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对该患儿首先应该进行

A、继续体检

B、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解痉

C、注射对乙酰氨基酚

D、静脉注射地西泮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

抗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钠
B.苯妥英钠
C.25%硫酸镁
D.地西泮
E.异丙嗪

答案:D
解析:
1.典型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
2.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注射,每分钟给量1mg,也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8~10mg/kg,肌内或静脉缓慢注射,一般用于惊厥控制后的维持治疗。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地西泮注射无效者,可用该药。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10%水合氯醛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每次0.4~0.6ml/kg加入1~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1次。
3.惊厥时,应将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4.从患儿现有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上分析,A、B、C和E选项均符合。D选项不符合。

第5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
B.败血症
C.高热惊厥
D.脑脓肿
E.脓毒血症

答案:C
解析:
1.典型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
2.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注射,每分钟给量1mg,也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8~10mg/kg,肌内或静脉缓慢注射,一般用于惊厥控制后的维持治疗。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地西泮注射无效者,可用该药。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10%水合氯醛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每次0.4~0.6ml/kg加入1~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1次。
3.惊厥时,应将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4.从患儿现有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上分析,A、B、C和E选项均符合。D选项不符合。

第6题:

2岁,男孩,因感冒2d伴发热入院,体检:39℃,脉搏130次/分,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婴儿突然发呆,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

A.脑膜炎

B.中毒

C.良性高热惊厥

D.癫痫

E.手足搐搦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儿,2岁,咳嗽流涕l天,今起发热,来院途中突然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既往有类似发作史。体检:体温39.8℃,脉搏130次/分,呼吸28次/分,神志清楚,咽部充血,其他无特殊异常。应首先考虑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惊厥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低钙惊厥


正确答案:A
化脓性脑膜炎有头痛症状,病毒性脑膜炎有中毒症状,中毒性脑病有头痛、恶心症状,低血钙症没有咳嗽、流涕症状,患者症状基本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抽搐由高热引起。

第8题:

2岁,男孩,因感冒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T39℃,脉搏130次/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婴儿突然发呆,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

A.脑膜炎

B.中毒

C.高热惊厥

D.癫痫

E.颅内出血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

该患儿现存的护理诊断除外
A.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B.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液过多
E.焦虑(家长)

答案:D
解析:
1.典型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
2.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注射,每分钟给量1mg,也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8~10mg/kg,肌内或静脉缓慢注射,一般用于惊厥控制后的维持治疗。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地西泮注射无效者,可用该药。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10%水合氯醛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每次0.4~0.6ml/kg加入1~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1次。
3.惊厥时,应将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4.从患儿现有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上分析,A、B、C和E选项均符合。D选项不符合。

第10题:

患儿,女,4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天伴发热入院。体检:39.5℃,脉搏135/min,意识清楚,咽部充血,其余检查正常。在体检过程中,患儿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出现四肢强直性、阵挛性运动,伴有大小便失禁。

假设惊厥时发生窒息应立即
A.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人工呼吸
B.给予呼吸兴奋药
C.人工呼吸
D.高浓度吸氧
E.气管插管

答案:A
解析:
1.典型惊厥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
2.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注射,每分钟给量1mg,也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8~10mg/kg,肌内或静脉缓慢注射,一般用于惊厥控制后的维持治疗。苯妥英钠是抗癫痫药,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地西泮注射无效者,可用该药。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10%水合氯醛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每次0.4~0.6ml/kg加入1~2倍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止惊快,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1次。
3.惊厥时,应将患儿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4.从患儿现有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上分析,A、B、C和E选项均符合。D选项不符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