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摘要: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

题目
多选题
(二)案例摘要: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以下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哪些是正确的()
A

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

B

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

C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

D

甘油为润湿剂

E

硫磺为亲水性药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处方】 成分 含量 作用 辣椒流浸膏 25g ( ) 冰片 30g ( ) 薄荷脑 30g ( ) 硬脂酸 120g ( ) 硬脂酸甘油酯 40g ( ) 甘油 50g ( ) 丙二醇 50g ( ) 三乙醇胺 15g ( ) 凯松 1g ( ) 蒸馏水 加至1000g ( )


正确答案:成分 含量 作用 辣椒流浸膏 25g (主药) 冰片 30g (主药) 薄荷脑 30g (主药) 硬脂酸 120g (油相) 硬脂酸甘油酯 40g (油相) 甘油 50g (水相、保湿剂) 丙二醇 50g (水相、保湿剂) 三乙醇胺 15g (与部分硬脂酸反应生成O/W型乳化剂) 凯松 1g (防腐剂) 蒸馏水 加至1000g (水相) 【制备过程】取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在水浴上加热至80℃熔化作为油相另取甘油、三乙醇胺、凯松(防腐剂)和水加热至80℃作为水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保温搅拌30分钟放冷至50℃加入丙二醇溶解的薄荷脑和冰片然后加入辣椒流浸膏搅拌至室温即得浅黄色乳膏。此处方为O/W型乳膏。
成分含量作用辣椒流浸膏25g(主药)冰片30g(主药)薄荷脑30g(主药)硬脂酸120g(油相)硬脂酸甘油酯40g(油相)甘油50g(水相、保湿剂)丙二醇50g(水相、保湿剂)三乙醇胺15g(与部分硬脂酸反应生成O/W型乳化剂)凯松1g(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水相)【制备过程】取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在水浴上加热至80℃熔化作为油相,另取甘油、三乙醇胺、凯松(防腐剂)和水加热至80℃作为水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保温搅拌30分钟,放冷至50℃加入丙二醇溶解的薄荷脑和冰片,然后加入辣椒流浸膏,搅拌至室温即得浅黄色乳膏。此处方为O/W型乳膏。

第2题:

复方硫磺洗剂处方:沉降硫磺30 g、硫酸锌30 g、樟脑醑250 m1、羧甲基纤维素钠5 g、甘油100 m1、蒸馏水加至1000 ml,其中甘油在本处方中为

A.润湿剂

B.助悬剂

C.防腐剂

D.矫昧剂

E.增溶剂


正确答案:A
进行处方分析:硫磺、硫酸锌、樟脑醑为主药,其中硫磺为疏水性药物;甘油为润湿剂,使硫磺能在水中均匀分散;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可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

第3题:

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樟脑醑为10%樟脑水溶液

B、加入樟脑醑时不宜搅拌

C、可加软肥皂作为润湿剂

D、可加聚山梨酯80作润湿剂

E、硫磺为强亲水性药物


正确答案:D

第4题:

复方硫磺洗剂处方: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本处方中为

A.润湿剂
B.助悬剂
C.防腐剂
D.矫味剂
E.增溶剂

答案:B
解析:
进行处方分析:硫磺、硫酸锌、樟脑醑为主药,其中硫磺为疏水性药物,甘油为润湿剂,使硫磺能在水中均匀分散;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可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

第5题:

(二)案例摘要: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

B、混悬微粒粒度

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

D、分散介质的黏度

E、分散介质的密度

以下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哪些是正确的A、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

B、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

C、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

D、甘油为润湿剂

E、硫磺为亲水性药物

在口服混悬液中,用于润湿目的的附加剂是A、糖浆

B、白及胶

C、吐温80

D、乙二醇

E、甘油

下列哪些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A、乳剂,

B、混悬剂

C、溶液剂

D、糖浆剂

E、高分子溶液剂

以下关于助溶剂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

B、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C、能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D、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

E、苯甲酸用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BD


问题 3 答案:CE


问题 4 答案:CDE


问题 5 答案:D

第6题:

处方: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甘油50ml;5%新洁尔灭4ml;蒸馏水加至1000ml。对以上复方硫洗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樟脑醑应急速加入

B.甘油可增加混悬剂的稠度,并有保湿作用

C.新洁尔灭在此主要起湿润剂的作用

D.制备过程中应将沉降硫与湿润剂研磨使之粉碎到一定程度

E.由于硫磺本身的药理作用,此处方中无需加入防腐剂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复方硫磺洗剂处方: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其中甘油在本处方中为

A、润湿剂

B、助悬剂

C、防腐剂

D、矫味剂

E、增溶剂


参考答案:A

第8题:

病历摘要:处方:沉降硫磺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 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甘油 100ml 蒸馏水加至 1000ml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

B、混悬微粒粒度

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密度

E、混悬微粒粉碎度

F、分散介质的粘度

G、分散介质密度

H、以上均不是

以下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哪些是正确的:A、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

B、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

C、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

D、甘油为润湿剂

E、硫磺为亲水性药物

F、降低分散介质的粘度,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在口服混悬液中,用于润湿目的的附加剂为:A、糖浆

B、白芨胶

C、醇

D、乙二醇

E、水

F、甘油

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的有下列哪些液体制剂:A、乳剂

B、混悬剂

C、溶液剂

D、高分子溶液剂

E、溶胶剂

F、糖浆剂

G、酊剂

下列属于助悬剂的是:A、山梨酸

B、糖浆

C、苯甲酸钠

D、触变胶

E、甘油

F、二甲亚砜

G、硅皂土

H、枸橼酸钠

以下关于助溶剂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碘化钾作助溶剂,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是KI与碘形成络合物

B、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

C、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D、能增加难溶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活性的物质称为助溶剂

E、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

F、苯甲酸作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

混悬剂中,混悬微粒间若斥力过大,易产生:A、自由沉降

B、久贮不易再分散

C、絮凝沉降

D、分层

E、酸败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BD


问题 3 答案:CF


问题 4 答案:CDFG


问题 5 答案:BDEG


问题 6 答案:E


问题 7 答案:AB

第9题:

某种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取沉降硫磺至乳钵中,加甘油研磨成细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200mL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在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从此判断出,此种制备方法为( )。

A.凝聚法
B.胀法
C.分散法
D.溶解法
E.乳化法

答案:C
解析:
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粒径要求的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得混悬剂的方法。如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磨成细腻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200mL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在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第10题:

复方硫磺洗剂处方: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

A.润湿剂
B.助悬剂
C.防腐剂
D.矫味剂
E.增溶剂

答案:B
解析:
进行处方分析:硫磺、硫酸锌、樟脑醑为主药,其中硫黄为疏水性药物,甘油为润湿剂,使硫磺能在水中均匀分散。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可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所以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