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

题目
问答题
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2030年共有10个优先领域:
优先领域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
优先领域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优先领域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优先领域五: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优先领域六: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优先领域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优先领域八: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优先领域九: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优先领域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的目标,在健康服务于保障领域,到2030年达到的指标是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A.2.2

B.2.5

C.3.0

D.3.5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综合确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个优先领域及()个优先行动。

  • A、10;20
  • B、10;30
  • C、15;20
  • D、15;30

正确答案:B

第3题:

根据《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的规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持续利用

B.保护优先

C.损害担责

D.保护受益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
2030年共有30个优先行动:
行动1制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
行动2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体系
行动3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机构,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
行动4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计划
行动5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行动6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行动7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
行动8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
行动9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
行动10促进和协调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化建设
行动11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
行动12统筹实施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
行动1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
行动14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
行动15加强自然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行动17科学合理地开展物种迁地保护体系建设
行动18建立和完善生物遗传资源保存体系
行动19加强人工种群野化与野生种群恢复
行动20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研究
行动21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制度和机制
行动22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查验和检验体系
行动23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应急与监测能力
行动24建立和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测技术体系与平台
行动25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
行动26评估生物燃料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行动27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
行动28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
行动29建立公众广泛参与机制
行动30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

第5题:

根据《中国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的我国未来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完成并实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有效监控。

  • A、10个以上
  • B、8-10个
  • C、8个

正确答案:B

第6题:

根据《关于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创新思路, 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编制优先区域保护规划,推动形成" 一区一策"
B 优化优先区域保护网络,完善保护体系
C 明确优先区域保护责任, 实施责任追究
D 结合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优先区域保护基础能力


答案:C
解析:
选项C 属监管的内容。

第7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试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它包括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
(1)栖息地的消失;
(2)栖息地破碎化;
(3)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
(4)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5)火、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6)气候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主要有:
(1)保护生物栖息地;
(2)充分利用本地物种,减少外来种的入侵机会;
(3)资源可持续利用;
(4)减少污染;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第8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之中确立的国际商定目标是在()以前使沿海和海洋保护区的面积达到10%。

A、2020年

B、2030年

C、2050年

D、2080年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全球环境基金(GEF)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业务领域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的重点业务领域中,除生物多样性领域外,还有其他领域也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水域领域和土地退化领域等。而且全球环境基金优先支持这些不同领域的协同增效项目。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业务领域包括: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领域
OP1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系统
OP2海岸、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
OP3森林生态系统
OP4山地生态系统
OP5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OP6清除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障碍
OP7通过清除障碍和降低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OP8降低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技术的长期成本
OP9促进环境可持续的交通运输
国际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领域
OP10水体
OP11土地和水资源综合领域
OP12污染物综合领域(Multifocal Area)领域
OP1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领域
OP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土地退化(Land Degradation)领域
OP15可持续土地管理

第10题:

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物种丰富多样。中国由于物种特别丰富,被列为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特丰国家之一。这12个国家的物种合在一起占有全世界上述类群物种总数的70%。这也是有人按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中国被排在第8位的由来。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08》,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291种,占世界第3位。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中国的动物也很丰富,脊椎动物共有6588种,占世界总种数(45417)的14%。中国还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鸟类1332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4.6%;中国的鱼类占世界鱼类总种数的17.5%。特有属、种繁多。中国生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发达,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在中国的脊椎动物中,特有种有667种,占10.5%。人们熟知的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以及大熊猫、白鳍豚等都是中国的特有种。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距今约6500万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严重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物种如木兰、木莲、含笑等。中国所产的很多陆栖脊椎动物中不少都是古老种类,如羚牛、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等。
种质资源丰富。中国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作物品种、药用植物、牧草、观赏花卉等也异常丰富。中国的农业有7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很早就发掘、利用、培育繁殖了自然环境中的遗传资源,因此中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的果树种类居世界第一。目前人类生活和生存所依赖的动物和植物,有很多都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至今还保有它们的大量野生原型及近缘种。中国同样具有悠久的野生动物驯养历史,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的家养动物中,还拥有大量的特有种资源,在长期的人工选择和驯养之后,产品的经济学特征、生态类型和繁殖性状以及体型等方面形成独特、丰富的变异,成为世界上特有的种质资源。
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丰富的陆生生态系统和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荒漠、泥炭、高山冻原等。中国的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和海洋生态类型系统也同样丰富多彩。
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由于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的特点,中国与生物多样性直接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也很丰富。如藏族宗教信仰对珍稀物种的保护,哈尼族对神山、神林的保护,蒙古族对草原的保护,以及纳西族的不准砍伐水源林、不准在树木生长期砍伐、不准猎杀孕兽和幼兽的传统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蒙、藏、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吉林长白山地区,当地“放山”(即进山寻参)的规矩中就有“抬大留小”(如发现成片的人参,只能采挖大的,小的要留下给后人)和“红榔头布种”(发现有种子的,要将种子种下,留给后人)等传统,这些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