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A2B

题目
单选题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A2B1B2ClC2„„。向A1B1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l→B2C1→C2„„)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则A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

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浓度梯度是指药材块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外周溶液的浓度浓度差,浓度梯度越小,浸出速度越快。(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当发生窗体的单击事件时,输出的第二行为(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N1 As Integer,N2 As Integer,N3 As Integer N1=1:N2=1 Print N1;N2 Do N3=N1+N2 Print N3; N1=N2:N2=N3 Loop Until N3>=5 End Sub

A.1 1 1

B.2 3 5

C.2 5 7

D.2 3 4


正确答案:B
解析:此处需注意的是,DO…LoopUntil循环的结束条件是Until后面的表达式值是True。当发生窗体的单击事件时,首先给变量N1和N2赋值为1,然后输出为12并换行。执行循环,N3的值为2,输出2不换行,进行赋值后N1的值为1,N2的值为2,判断条件“2>=5”为False,重新执行循环:第二次执行循环输出N3的值为3,循环结束条件依旧为False;第三次执行循环输出N3的值为5,循环结束条件为True,循环退出。所以输出的第二行为“235”。

第3题: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操作正确的是()。

A、应在烧杯中溶解,再用容量瓶定容

B、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定容

C、定容后溶液就算配好

D、需避光的溶液应用棕色容量瓶配制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甲烧杯内装有3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乙烧杯中有200克水,将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混合后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倒回甲烧杯,此时甲烧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5%。问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多少克?

A.260
B.280
C.300
D.320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
第二步,根据题意把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这时乙烧杯中酒精浓度为100×60%÷300=20%,甲烧杯还剩2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设将x克溶液倒回甲烧杯,可得等式20%×x+200×60%=45%(x+200),解得x=120(克),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120+200=320(克)。
因此,选择D选项。

第5题:

常温下,相同浓度的①NaHCO3、②Na2CO3、③Na2SO4和④NaHSO4稀溶液,其溶液pH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解析:
④③①②

第6题:

在图示四个轴力N1、N2、N3和N4中,( )。

:(A)N1和N2为正,N3和N4为负。

(B)N1和N4为正,N2和N3为负。

(C)N2和N3为正,N1和N4为负。

(D)N3和N4为正,N1和N2为负


正确答案:A

第7题:

在食品分析中玻璃烧杯常用于配制溶液,加热反应容器等,下列关于烧杯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所盛反应液体超过烧杯容量的2/3

B.加热煮沸水的烧杯立即放在冰水中冷却

C.用烧杯做量器来配制标准溶液

D.加热时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正确答案:D

第8题:

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容器为()

A、烧杯

B、容量瓶

C、量杯

D、试剂瓶

E、量筒


参考答案:B

第9题:

实验室A、B两烧杯中分别装了300克浓度为13%和700克浓度为7%的盐酸溶液,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盐酸的相关教学,某老师用两只试管分别从A、B烧杯中取出等量的溶液,但由于没有标注,教学完成之后他把取自A烧杯的盐酸溶液倒入了B,把取自B烧杯的盐酸溶液倒入了A。之后,测得A、B两烧杯中盐酸浓度相同。那么从两烧杯中取出的盐酸为( )克。

A. 126
  B. 210
  C. 378
  D. 525

答案:B
解析:
A、B盐酸含盐量分别为300×13%=39和700×7%=49,所以盐酸的总量为39+49=88。由于最后A、B浓度相同,所以A、B的溶液的浓度都为8.8%, 然后用十字交叉法求得A溶液中13%和7%的溶液的比为3:7。从而得出答案。

第10题:

实验室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半透膜袋②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  )。

A.蔗糖溶液A
B.蔗糖溶液B
C.蔗糖溶液C
D.蔗糖溶液D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水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原理,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说明浓度A>D,C>D;半透膜袋②萎缩,说明浓度D>B。所以,浓度最小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