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中国到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中国到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国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的我国未来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完成并实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有效监控。

  • A、10个以上
  • B、8-10个
  • C、8个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中国到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景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完成8-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并实施有效监控。加强就地保护,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5%左右,使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使80%以上的就地保护能力不足和野外现存种群量极小的受威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制度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
2.中期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全面完成,并实施有效监控。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稳定,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制度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得到完善。
3.远景目标。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各类保护区域数量和面积达到合理水平,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律体系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第3题: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是什么?
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
2、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
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5、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第4题:

问答题
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2030年共有10个优先领域:
优先领域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
优先领域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优先领域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优先领域五: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优先领域六: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优先领域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优先领域八: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优先领域九: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优先领域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中国是什么时候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正确答案:1992年6月11日,时任中国政府总理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6题:

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行动?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
2030年共有30个优先行动:
行动1制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
行动2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体系
行动3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机构,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
行动4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计划
行动5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行动6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行动7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
行动8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
行动9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
行动10促进和协调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化建设
行动11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
行动12统筹实施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
行动1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
行动14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
行动15加强自然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行动17科学合理地开展物种迁地保护体系建设
行动18建立和完善生物遗传资源保存体系
行动19加强人工种群野化与野生种群恢复
行动20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研究
行动21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制度和机制
行动22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查验和检验体系
行动23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应急与监测能力
行动24建立和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测技术体系与平台
行动25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
行动26评估生物燃料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行动27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
行动28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
行动29建立公众广泛参与机制
行动30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

第7题:

中国是什么时候批准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


正确答案: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并于1993年1月5日递交批准文本。

第8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2)具有医药价值
(3)稳定生态系统
(4)具有美学、教育、科研及旅游价值

第9题:

中国到2030年有哪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


正确答案: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国到2030年共有10个优先领域:
优先领域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
优先领域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优先领域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优先领域五: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优先领域六: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优先领域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优先领域八: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优先领域九: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优先领域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试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它包括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
(1)栖息地的消失;
(2)栖息地破碎化;
(3)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
(4)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5)火、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6)气候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主要有:
(1)保护生物栖息地;
(2)充分利用本地物种,减少外来种的入侵机会;
(3)资源可持续利用;
(4)减少污染;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