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

题目
单选题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
A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B

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的过程

C

从起源地到消费者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多种活动的集成

D

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存储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关于物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流是一个物品的虚拟流动过程
B、物流在流通过程中不创造价值
C、物流满足客户需求,但不满足社会性需求
D、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物流的概念相关内容。A选项,物流是一个实体流动过程,而不是虚拟流动过程,故不正确;B选项,物流过程中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故BC选项不正确。

第2题: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个物流定义制定者是()。

A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B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

D美国军事后勤协会


A

第3题: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第4题:

请你简述没过物流管理协会的物流定义与中国国家标准中的物流定义的联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中国国家标准中的物流定义是:物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前者强调“有效率”的活动,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后者参考了前者的定义,又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比较符合物流理论发展的要求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

第5题: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现代的供应链结构为()。

A线形结构

B点状结构

C网链结构

D分形结构


C

第6题: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所作的定义,下列对物流的阐述最核心的是( )。

A.物流是一个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
B.物流在流通过程创造价值
C.物流满足客户需求
D.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下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物流是一个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也就是说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第7题:

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个物流定义的制定者是()。

A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B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

D美国军事后勤协会


A

第8题: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由供方与需方()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A.内外合作

B.合作

C.以内

D.以外


参考答案:D

第9题:

2001年,我国发布实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