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根据材料1、2,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题目
问答题
根据材料1、2,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战时期为什么会产生一批新的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的主要政治主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原因:(1)当时的政治气氛比较宽松(2)为了抗战救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已经组建起来的中间党派、社团,开始介入抗日政治。尚未组织起来的爱国民主人士,迫切地希望联合起来。不久,绝大多数爱国民主人士都加入了应运而生的抗日民主政团。(补充)


第2题: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

从屈辱外交,到拥有独立外交,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3题: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正确答案:
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4题:

以下关于民主党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国前,民主党派是独立政党
  • B、民主党派具有独立的政治主张
  • C、民主党派具有明显的竞争国家政权的意识和行为
  • D、民主党派是执政党

正确答案:D

第5题:

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第一,强调法律至上。在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上,《理想国》主张“人治”,即哲学家的理性统治;《法律篇》主张“法治”,统治者依照法律进行统治。
第二,实行混合政体。在国家权力的分配上,《理想国》主张实行哲学家统治;《法律篇》主张实行君主制与民主制相混合的政体。
第三,取消共产共妻。《理想国》主张哲学家和军人不得拥有私有财产,取消家庭;《法律篇》中放弃了财产、妻子和儿女公有的主张,建议将土地分配给公民耕种,但最终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承认永久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合法的婚姻形式。第四,重划三个等级。《理想国》中划分哲学家、军人、生产者三个等级;《法律篇》中划分为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三个等级。


第6题:

你知道1989年以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欧洲政治版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了哪一国际组织的解散?


参考答案:

⑴变化:
①1989年东欧剧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
②1991年底俄罗斯联邦等11国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文件,这样苏联解体了。
⑵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了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


第7题:

(2)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变化:西欧依附(受制)于美国到逐步摆脱美国控制而独立自主(或美欧关系分化)。
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欧共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第8题: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工业革命使英国在19世纪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改变,使19世纪的英国政治思想由革命转向改良和保守;资产阶级政治任务的变化,使政治思想由“应然”变为“实然”即由要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转向维护现存的政治秩序;阶级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使政治思想领域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重要内容。原因:
1功利主义成为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被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和现实生少的实际问题。功利主义是趋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的一种伦理学说.把功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自然权利学说为基础的政治思想的重大修正和发展.
2自由主义关注的重心从政治自由转向社会经济领的自由.自由主义是以强调个人自由为核心的政治思潮.
3保守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保守主义是一种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激烈变革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在各个时代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一般都会有所表现.
4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对工人阶级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是以欧文为代表的英国社会主义思想流派.


第9题:

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变化:促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第10题:

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及其政治主张。


正确答案: 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但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异常复杂。国民党图谋在全国重建专制独裁统治,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方针,各民主党派发表了要求和平民主的主张:
(1)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方针,主张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实行宪政。10月1日,民主同盟在重庆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主张建立民主国家,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国家实行宪政,过会代表人民行使主权,司法独立,军队属于国家。
(2)1945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后发表宣言,主张和平统一,民主集中。在政纲中提出,建国要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最高理想。
(3)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民族促进会主张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
(4)1946年5月成立的九三学社要求发扬五四精神,为民主与科学的实现而努力。可见,这一时期各民主党派虽然在政治上同中国共产党不尽一致,但都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卖国,对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