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

题目
单选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
A

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

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C

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D

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善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  )。


A.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B.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C.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激烈姿态,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可见,新文化运动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故选D。

第2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 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 想变革的原因是

A.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B.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C.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相关内容,是一道理解性试题。批评时政是必要的,但不是思想变革的宗旨,C选项曲解了陈独秀的意思,故C选项不选。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的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故A选项也不能选。陈独秀积极投身政治运动,故B选项与事实相违背。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局限性之一就是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文中表达的思想与此选项一致。故D选项为正确选项。

第3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答案:上海

第4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A、《新青年》
  • B、《青年杂志》
  • C、《青春》

正确答案:B

第5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掀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 A、《青年杂志》
  • B、《每周评论》
  • C、《向导》周报
  • D、《新青年》

正确答案:A

第6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新青年》
B.《青年杂志》
C.《青春》
D.《天演论》

答案:B
解析:
B项正确,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是《新青年》的前身。

第7题:

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

A

B



第8题: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时间是()

A.1912年9月

B.1913年9月

C.1914年9月

D.1915年9月


参考答案:D

第9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 A、北京
  • B、上海
  • C、广州
  • D、重庆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正确答案:191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