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乘客的整体利益考虑,城市公交最佳平均站距应满足的条件是(  )。

题目
单选题
从乘客的整体利益考虑,城市公交最佳平均站距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乘客步行至公交站点的距离最短

B

公交车辆利用效率最高

C

车上乘客乘行时间与车下乘客步行时间最少

D

乘客乘车距离最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时间经济角度考虑,该市公共交通最佳平均站距应为( )公里。

A.0.52

B.0.55

C.0.61

D.0.75

E.0.95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按照公交的理论和实践,该城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的合理范围应在()之间。
A:24~26千米
B:26~28千米
C:20~24千米
D:18~22千米
E:12~18千米

答案:E
解析:
96.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97.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国土面积=1500/400=3.75。
98.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网密度。在车辆既定的条件下提高线网密度的措施将会导致乘客步行时间缩短、候车时间延长。
99.本题考查行车间隔。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60/12=5。
100.本题考查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一般为乘客平均运距的2~3倍。

第3题:

确定线路合理的平均站距,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满足乘客出行时间消耗最小

B.满足乘客非乘车时间消耗最小

C.提高车辆营运速度

D.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条件

E.遵循城市有关交通法规


正确答案:CDE
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能使车辆的营运速度尽量提高;客流的主要集散点应考虑设置停车站点;城市道路的实际条件;要考虑有关的城市交通法规等。
  

第4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路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该城市公交线路上的车辆行车间隔为()分/辆。

A.4
B.5
C.6
D.7
E.8

答案:B
解析:
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1/行车频率=60/12=5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企业决定新增一条通往新工业区的公交线路,以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同时为了方便乘客,加速车辆周转,公交企业提出通过合理布设站点与确定合理的站距,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居民出行的时间。已知该条线路长度为30公里,线路配车数为15辆,车辆额定载客量为50人,满载率定额为110%,车辆周转时间为180分钟,乘客在站上下车的时间为1分钟。假定乘客平均步行速度为5公里/小时,平均乘距为3公里,车上乘客人数与车下候车人数相同。

确定线路合理的平均站距,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满足乘客出行时间消耗最小
B:满足乘客非乘车时间消耗最小
C:提高车辆营运速度
D: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条件
E:遵循城市有关交通法规

答案:A,C,D,E
解析:
(1)营运速度=(2×线路长度)/周转时间=(2×30)/3=20
(2)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180/15=12
(3)计划车容量定额=额定载客量×满载率定额=50×110%=55
(4)利用最佳平均站距的公式得到:本题"5公里/小时"与"上下车时间为1分钟"单位是不一致的。但是如果把它们的单位统一的话,选项中就没有答案了。所以,只能是这样计算。
(5)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满足乘客出行时间消耗最小;能使车辆的营运速度尽量提高;客流的主要集散点应考虑设置停车站点;城市道路的实际条件;要考虑有关的城市交通法规等。

第6题:

(一)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公里,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公里;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公交公司最近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的服务质量要求。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公里,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 81~85 题:

第 81 题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为( )。

A.1.5

B.1.4

C.1.3

D.1.2

E.1.1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指客运线路网总长度与有客车行车线路的街道长度之比。本题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第7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I/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题: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为( )。查看材料

A.1.5
B.1.4
C.1.3
D.1.2
E.1.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第8题:

(二)

某市公交企业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800辆,全市经营的公共交通线路长度为2100公里,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为l.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该公交公司最近决定:在车辆既定的条件下,逐步提高线网密度,使每位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l/2平均站距。据统计,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4公里,乘客平均步行速度为5.5公里/小时,车辆平均每次停站时间为1分钟。

86.该市公共交通线网长度(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 )公里。

A.2100

B.1500

C.1450

D.1300

E.1200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I/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题:

该城市公交线路上的车辆行车间隔为( )分/辆。查看材料

A.4
B.5
C.6
D.7
E.8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间隔。行车间隔一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60/12=5(分/辆)。

第10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公里,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组织原理,结合上述案例,关于线网布局正确的说法有( )。
A:线路过短会增加乘客的换乘次数,使车辆营运速度下降
B:线路过长会影响行车的准点,导致运能利用不平衡
C:该城市的线路长度与城市面积、乘客平均乘距无关
D:公共交通网密度应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
E:该城市的公交线网密度偏低

答案:A,B,D
解析:
1.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公里)。
2.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2100÷400=5.25(公里/平方公里)。
3.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公里)。
4.本题考查车辆运用效率。
5.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