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

题目
判断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基坑地下水回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承压水回灌宜采用回灌砂沟
B.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措施时,应设置水位观测井
C.当采用坑外减压降水时,回灌井与减压井的间距不宜小于6m
D.加压回灌井的回灌压力宜为0.2~0.5Mpa

答案:A
解析:
浅层潜水回灌宜采用回灌砂井和回灌砂沟,微承压水与承压水回灌宜采用回灌井。回灌井可分为自然回灌井与加压回灌井。自然回灌井的回灌压力与回灌水源的压力相同,宜为0.1~0.2Mpa,加压回灌井的回灌压力宜为0.2~0.5Mpa。

第2题:

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引起周边建筑与地下管线沉降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来处理()。

  • A、应调整降水井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 B、降压井应按需降水,防止过降,降低水头差
  • C、有回灌条件时,应启动回灌井进行回灌
  • D、检查基坑止水帷幕是否存在渗漏点并封堵渗漏点,减少基坑内降水对外界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采用回灌井点时,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 )。

A.4m
B.5m
C.6m
D.7m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52页
采用回灌井点时,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点的间距应根据降水井点的间距和被保护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确定。

第4题:

()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通过回灌井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

  • A、井点回灌
  • B、轻型井点降水
  • C、喷射井点降水
  • D、电渗井点降水

正确答案:A

第5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16)第7.5.2条,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可根据计算和当地经验确定。回灌井的间距应与降水井点相适应。同层回灌的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符合条件的是()。

  • A、4m
  • B、5m
  • C、6m
  • D、7m

正确答案:C,D

第6题:

基坑周边地下水回灌表述正确的是( )。

A.浅层潜水回灌宜采用回灌井
B.浅层潜水回灌宜采用回灌砂井
C.浅层潜水回灌宜采用回灌砂沟
D.回灌井可分为自然回灌井和加压回灌井
E.管井外侧止水封闭层至地面之间,宜用素砼充填密实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截水、降水与回灌。浅层潜水回灌宜采用回灌砂井或回灌砂沟,微承压水与承压水回灌宜采用回灌井。教材P119。

第7题:

为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回灌的效果,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宜小于()m。

  • A、3
  • B、5
  • C、6
  • D、7

正确答案:C

第8题:

对于基坑工程中采用深井回灌方法减少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影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围,回灌井与降水井距离不应超过6m
B. 回灌井应进入稳定含水层中,宜在含水层中全长设置滤管
C. 回灌应采用清水,水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D. 回灌率应根据保护要求,且不应低于90%
隐藏答案收藏标记反馈

答案:B,C
解析: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7.3.25条规定,当基坑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宜采用回灌方法减少地层变形量。回灌方法宜采用管井回灌,回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回灌井与降水井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和降水井的间距确定。故A项错误。
②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不小于1m,回灌井过滤器应置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且宜在透水层全长设置过滤器。故B项正确。
③回灌水量应根据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应高于降水前的水位。采用回灌水箱时,箱内水位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确定。未对回灌率提出要求,故D项错误。
④回灌用水应采用清水,宜用降水井抽水进行回灌;回灌水质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故C项正确。

第9题:

某基坑降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土层渗透系数较大。此基坑宜选用的降水方案是()。

  • A、真空井点
  • B、喷射井点
  • C、回灌井点
  • D、管井井点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为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回灌的效果,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宜大于6m。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