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0m,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可使用()进行地基处理。

题目
单选题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0m,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可使用()进行地基处理。
A

土工格栅垫层

B

抛石挤淤

C

水泥深搅桩

D

反压护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39.0%,液限叫WL=28.9%,塑限Wp=18. 9%,天然孔隙比e=1.05。
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A 粉砂
B 粉土
C 淤泥质粉土
D 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解答:IP=WL=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根据《地规》第4.1.11条,知为粉土;1. 0≤1.05WL=28.9%《地规》第4.1.12条,知为淤泥质土;故(C)正确。

第2题:

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软弱土层包括()。

A.软黏土
B.淤泥、掀泥质土
C.山区地基土
D.饱和粉细砂
E.多年冻土

答案:A,B,D
解析:

第3题: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 )m,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可使用抛石挤淤。

A.10
B.2.0
C.3.0
D.5.0

答案:C
解析: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0m,且位于水下或为含水量极高的淤泥时,可使用抛石挤淤。

第4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w=39.0%,液限wL=28.9%,塑限wP=18.9%,天然孔隙比e=1.05。[2013年真题]
1.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

A.粉砂
B.粉土
C.淤泥质粉土
D.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液限是判别土壤性质的参数,IP=wL-wP=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1条规定,粉土为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故该土为粉土。
1.0≤e=1.05<1.5,w=39.0%>wL=28.9%。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2条规定,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黏性土为淤泥质土,故该土为淤泥质土。由此可知,该地基土层称为淤泥质粉土最为合适。

第5题:

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对处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乙类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C.m
B.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C.m
C.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 C.m
D.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 C.m

答案:D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UJ 25—90)4.1.4条。

第6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w=39.0%,液限wL=28.9%,塑限wP=18.9%,天然孔隙比e=1.05。[2013年真题]
1.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

A、粉砂
B、粉土
C、淤泥质粉土
D、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液限是判别土壤性质的参数,IP=wL-wP=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1条规定,粉土为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故该土为粉土。
1.0≤e=1.05<1.5,w=39.0%>wL=28.9%。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2条规定,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黏性土为淤泥质土,故该土为淤泥质土。由此可知,该地基土层称为淤泥质粉土最为合适。

第7题:

甲、乙两软黏土地基土层分布如图所示,甲地基软黏土厚度h1为8.0m, 乙地基软黏土层厚度h2为6.0m,两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相同。当甲地基预压240天时地基固结度达0.8,则乙地基需要预压() 天地基固结度也可达到0.8。

A. 175 B. 155 C. 135 D. 115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一般用于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于3m且其软层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或基底直接落在含水率极高的淤泥上使用的处置方案是( )。

A.换填法
B.垫层法
C.抛石挤淤
D.爆炸挤淤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施工技术。抛石挤淤:强迫换土的一种形式,不必抽水挖淤,施工简便。一般用于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于3m且其软层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或基底直接落在含水率极高的淤泥上。一般认为抛石是经济、适用的,当淤泥较厚、较稠时选用本法需慎重。

第9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第10题:

灰土挤密桩施工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当土的含水量过低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


正确答案:最佳含水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