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

题目
单选题
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
A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B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其中的大散关在( )。


正确答案:宝鸡市

第2题:

陆游《书愤》“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大散关”作为南宋与金的边界,在现在的(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安徽省
D.陕西省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陆游《书愤》中的名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陆游的诗作有()

  • A、《登乐游原》
  • B、《书愤》
  • C、《游山西村》
  • D、《沈园》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陆游《书愤》一诗主要抒发的感情包括()

  • A、壮志未酬的愤慨
  • B、时光虚掷的伤感
  • C、对南宋投降派的斥责
  • D、对诸葛亮这样人物的企盼
  • E、对自然经历的概括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下列诗词中,属于陆游的作品有:
①《早发白帝城》②《示儿》③《登幽州台歌》④《书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②《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④《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第7题:

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下列陆游的作品中,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关山月》

B.《游山西村》

C.《临安春雨初霁》

D.《书愤》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简述陆游《书愤》主题及思想。


正确答案:作者追怀壮岁豪情与前线战斗生活,痛感时光虚掷,壮志难遂,于是愤而作诗,故题为《书愤》。诗中洋溢着作者立誓报国,至老弥坚的壮烈情怀。前四句作叙中,回忆青壮年时代的豪情壮志。“楼船”二名概括了当年的历史事实和个人亲身经历,刻画出一位抗金斗士的英勇形象。后四句感怀,为岁月蹉跎、斗志难酬而忧伤,再则为朝中没有诸葛亮这样的豪杰而扼腕,表露了老骥伏枥之志。通篇用对比手法。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无奈,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当朝的权臣,构成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

第10题:

写出《书愤》(宋·陆游)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释义】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