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剧场的形式首演于北京,反映青年生活的无场次话剧是()

题目
单选题
以小剧场的形式首演于北京,反映青年生活的无场次话剧是()
A

《绝对信号》

B

《茶馆》

C

《日出》

D

《十八岁出门远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运动发端的小剧场话剧是()

A.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绝对信号》
B.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的《母亲的歌》
C.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挂在墙上的老B.》
D.哈尔滨话剧院的《人人都来夜总会》

答案:A
解析:
小剧场戏剧的美学特点在于它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这不仅表现为戏剧思想的前瞻性,也表现为艺术手法的新锐性。1982年年11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这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1982年底,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了《母亲的歌》(殷惟慧编剧,胡伟民导演)。

第2题:

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的上演,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的开端。()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戏剧根据其容量可分为( )

A、话剧

B、多幕剧

C、独幕剧

D、小剧场


参考答案:BC

第4题:

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双下山》和薄迦丘《十日谈》里的两段故事的小剧场话剧是()。

  • A、《坏话一条街》
  • B、《哈姆雷特》
  • C、《思凡》
  • D、《我爱×××》

正确答案:C

第5题:

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的小剧场话剧是()。

  • A、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绝对信号》
  • B、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的《母亲的歌》
  • C、中国青年话剧团演出的《挂在墙上的老B》
  • D、哈尔滨话剧院的《人人都来夜总会》

正确答案:A

第6题:

以下古典舞的首演团队正确的是()

A.《小刀会》上海歌剧院舞蹈轩首演
B.《春江花月夜》北京舞蹈学校首演
C.《丝路花雨》甘肃省歌舞团首演
D.《踏歌》北京舞蹈学院首演
E.《黄河》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北京舞蹈学院)
F.《铜雀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

答案:A,B,C,D,F
解析:
双人舞《飞天》编导:戴爱莲,1954年中央歌舞团首演,首演者:资华筠、徐杰。该舞是我国第一部根据敦煌画中香音女神(“飞天”)的形象创作的舞蹈作品;独舞《春江花月夜》编导:栗承廉,1957年北京舞蹈学校首演,表演者:陈爱莲;舞剧《小刀会》编导:张拓、白水、仲林、舒巧,1959年上海歌剧院舞蹈团首演;舞剧《丝路花雨》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首演,以唐朝丝绸之路发生的逸事为主线,舞蹈体现了敦煌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特别是“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让观众耳目一新;舞剧《铜雀伎》编导:孙颖,198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描写东汉末曹操修建铜雀台前后的故事;集体女子舞《踏歌》编导:孙颖,1997年北京舞蹈学院首演;集体舞《黄河》编导:张羽军,1988年北京舞蹈学院首演;独舞《秦俑魂》编导:陈维亚,1997。年北京舞蹈学院首演,主演:黄豆豆。

第7题:

《潮汐》,编导王玫,1988年广东舞蹈学校首演于()。

A.天津
B.北京
C.广东
D.上海

答案:B
解析:
《潮汐》,编导王玫,1988年广东舞蹈学校首演于北京,演员乔扬、秦立明、金星等。

第8题:

高行健的剧作《绝对信号》于1982年上演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小剧场话剧的开山之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小剧场话剧常用结构方式是()。


正确答案:拼贴

第10题:

()所作著名话剧《茶馆》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背景,描写出没其中的社会各色人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 A、曹禺
  • B、巴金
  • C、老舍
  • D、钱钟书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