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题目
单选题
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完古诗词后,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词作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对古诗词主题内容的理解。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一事。B项,《归园田居》写的是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的是走马川一带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衬托将士的英勇无畏。两首诗都没有表达离别情绪。C项,《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王维送别奉命前往安西的元姓友人的事情;《雁门太守行》是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没有表达离别情绪。D项,《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吊古怀乡之作,没有表达离别情绪;《渡荆门送别》是诗人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因此本题答案当选A项。

第2题:

《阳关三叠》根据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而创作的一首琴歌。

A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王维;《使至塞上》

C李白;《子夜吴歌》

D李白;《赠汪伦》


A

第3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表达相思之情的诗作,它的作者是谁?

A、孟浩然

B、王维

C、杜甫

D、李颀


正确答案:B

第4题:

分析《送梓州李使君杂诗(其二)》的意象美。


正确答案: 第一,“故乡事”多得三天三夜也述说不完,而面面俱到则毫无诗意可言;
第二,乡思,既抽象,又具象,我们对于故乡之思往往具体化到故乡的物、事、人之上,这株寒梅正是诗人乡思的具体化,诗人全部的乡思就浓缩在这株寒梅上,正如余光中将“乡愁”具体化成“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一样,这与生活逻辑是相吻合的;
第三,梅花作为一个典型化的意象,作为乡思的象征与寄托,也是自然而然的。从梅花开放与凋零中,或者推而广之,从花开花谢中,人们最容易联想到春秋代序,时光流逝;以及人生须臾,也最容易引发思乡之情。

第5题:

下列有关离愁的诗中,不全蕴含昂扬乐观、积极奋进的情绪的是()

  •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送柴侍御》
  • 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
  • C、高适《别董大》、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D、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王昌龄《送柴侍御》

正确答案:D

第6题: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创作的一首琴歌,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北宋时,蜀道沿线城市带商贸繁荣发展,下列属于蜀道沿线城市带的的府州是()

  • A、成都府
  • B、梓州
  • C、夔州
  • D、秦州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杜甫大历二年创作《登高》时,杜甫的所在地是()

A.梓州

B.秦州

C.夔州

D.阆州


参考答案:C

第9题:

《送梓州李使君》中用“文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答案:文翁为蜀郡守时,因见蜀地愚昧落后,便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不敢倚先贤”一句是诗人对李使君的劝勉,不要倚仗文翁那样的先贤所建立的功业而无所作为,应当克尽职守,治好蜀地,干出一番事业,这样才不会辜负蜀地山川风物之奇,民情风俗之美。用文翁典故而劝勉,寄殷殷厚望于离别,委婉得体,隽永多情。

第10题:

杜甫在成都期间还曾在以下地区居住过()

  • A、蜀州
  • B、梓州
  • C、雅州
  • D、阆州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