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

题目
单选题
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急性白血病

D

过敏性紫癜

E

脾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30岁,月经量增多半年,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检验:Hb75g/L,WBC8.9×109/L,PLT42×109/L,PAIg(+),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幼稚巨核细胞为主。 该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TTP

BITP

C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D血友病

EDIC


B

第2题:

患者女性,29岁,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45×109/L。 下列哪种检查最有价值?()

  • A、妇科检查
  • B、骨髓常规
  • C、凝血功能检查
  • D、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 E、血小板形态

正确答案:B

第3题:

女性,24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4.6×109/L,血小板计数42×109/L。

该患者激素治疗半年后,效果不佳,首先应考虑

A、加大糖皮质激素剂量继续使用
B、改用达那唑
C、抗纤溶治疗
D、血浆置换
E、脾切除

答案:E
解析:
脾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率约为70%~90%。其机制为:
(1)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2)去除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脾切除的指征为:①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者;②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发生对激素的依赖性,停药或减量后复发或需较大剂量(10mg/d以上)才能维持者;③对糖皮质激素应用有禁忌者;④51Cr核素标记扫描显示血小板破坏主要在脾脏者。

第4题:

女性患者,22岁。月经量增多8个月,2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与瘀斑。门诊检查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5.2×109/L,血小板32×109/L,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关于慢性ITP,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好发于青春期女性
  • B、出血倾向严重,常累及内脏
  • C、患者血小板寿命一般8~12天
  • 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 E、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越高:病情越重

正确答案:E

第5题:

女性,23岁,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过多半年。体检: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瘀斑。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8.0×109/L,血小板35×109/L。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A、妇科检查
  • B、骨髓常规
  • C、凝血功能检查
  • D、血小板形态
  • E、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正确答案:B

第6题:

女性,30岁,月经量增多半年,皮肤瘀点,瘀斑2月就诊。化验:Hb90g/L,WBC8.9×109/L,BPC42×109/L,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颗粒巨幼为主。 该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TTP
  • B、ITP
  • C、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D、血友病
  • E、DIC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性,29岁,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45×109/L。 如果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
  •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 D、白血病
  •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B

第8题:

女性,24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4.6×109/L,血小板计数42×109/L。

若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严重出血,首选治疗

A、西咪替丁
B、云南白药
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皮质激素
E、长春新碱

答案:C
解析:
大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可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非特异性地阻断Fc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功能,使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减少;同时可通过免疫调节减少自身抗体的合成,抑制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减少血小板的破坏;还可增加骨髓中血小板的产生,从而使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短期内迅速上升。

第9题:

女性患者25岁,半年来下肢皮肤经常出现瘀点,月经量多,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7.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急性白血病
  • D、过敏性紫癜
  • E、脾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9岁,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8×109/L,血小板45×109/L。 下列哪种检查最有价值?()
A

妇科检查

B

骨髓常规

C

凝血功能检查

D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E

血小板形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