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肝性脑病的分期及各期出现的症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肝性脑病的分期及各期出现的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分期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临床分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
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
昏迷前期: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呈阳性,脑电图由特征性异常,可有不遂一运动及运动失调。
昏睡期:进而昏睡和精神错乱,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深昏迷时各种反射小时,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2题:

简述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及特点。


正确答案: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精神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①Ⅰ期(前驱期):轻度性格和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②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多有睡眠倒错,精神症状.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③Ⅲ期(昏睡期):以昏睡、神志不清、精神错乱为主.可唤醒,但答非所问.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明显异常;④Ⅳ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对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各种反射全部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3题:

请简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特点?


(1)初发期晶状体前后皮质周边部出现楔形混浊,其基底部在赤道,尖端指向晶状体中央,最初发生在下方,继之两侧及上方也出现类似混浊,以后形成车辐状混浊。此时晶状体大部分透明,常需散瞳才能发现楔形混浊。最早现象为晶状体纤维板层分离,呈羽毛状,有时出现空泡,此期混浊发展慢,可经数年才达下一期,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2)膨胀期又称未熟期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并伸入瞳孔区。晶状体皮质吸收水分体积膨胀,推虹膜前移,使前房变浅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用斜照法检查时,投照侧的虹膜在该侧瞳孔区出现新月形阴影称虹膜投影,为此期特点。视力明显减退,眼底不能窥入。

(3)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呈均匀乳白色,皮质水肿消退,体积和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虹膜投影消失,眼底无法窥见,视力降至手动或光感。老年性白内障从初起到成熟一般需要数月至数年不等。

(4)过熟期持续数年的成熟期晶状体可发生水分丢失,体积变小,囊膜皱缩,晶体核下沉,上方前房变深,虹膜失去支撑,出现虹膜震颤。晶状体皮质分解液化呈乳状物,液化的皮质渗漏到囊外膜时,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和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此期如有发黄的硬核便沉到底部,称为莫干白内障。


第4题:

临床出现黄疸,呼气有“烂苹果味”,呈嗜睡状,但可唤醒。其症状属于()。

  • A、肝性脑病Ⅰ度
  • B、肝性脑病Ⅱ度
  • C、肝性脑病Ⅲ度
  • D、肝性脑病Ⅳ度
  • E、不属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C

第5题:

试述肝性脑病临床表现的分期及各期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各期特点如下:一期:又称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举止反常。一般无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二期:又称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意识模糊。常有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脑电图检查出现异常慢波。三期:又称昏睡期,主要表现昏睡但可唤醒,语无伦次,有幻觉,常有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脑电图有明显的慢波。四期:又称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昏迷,不能唤醒。一般无扑翼样震颤,反射消失。脑电图出现δ波。

第6题:

简述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正确答案: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由轻到重分为4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楚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异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神智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7题: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为(),(),(),()。各期的临床特点为(),(),(),()。


正确答案: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睡眠障碍、扑击样震颤及意识错乱昏睡肌胀力增加;锥体束征常阳性;深昏迷不能唤醒各种反射消失

第8题:

论述肝性脑病是如何分期及其各期的特点?


答案:
解析: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睡醒。浅昏迷时,对痛觉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9题:

简述休克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休克分为三期:
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或称早期休克,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稍苍白,心率80~120次/分呼吸增快,收缩压9.33~12kpa(070~90mmHg),舒张压可升高,脉压2.6~4.0kpa(20~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ml/h),比重增高,中心静脉压(CVP)0.5~1.0kpa(5~10cmH2O)此期如果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好转。
休克失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中度休克时,病人烦躁不安,湎渴或表情淡漠,面色苍黄,肢体发凉潮湿,心率100~140次/分,呼吸>25次/分,收缩压6.67~9.33kpa(50~70mmHg)、脉压缩小,尿量15~25ml/h,CVP<0.49kpa即5cmHO.重度休克时,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沾膜紫绀,脉搏细速(>140次/分)或摸不清;呼吸窘迫,不规则,收缩压0~6.67kpa(0~50mmHg);尿量0~15ml/h,CVP<0.49kpa即5cmH2O或>1.96kpa即20cmH2O.
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脉搏和血压无法测知,心音弱,无尿,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可出现此斑,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终至呼吸心跳停止。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及其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其分期及主要表现如下。
(1)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如欣快或淡漠,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吐词不清,应答准确。可有扑击震颤(或称肝震颤)。脑电图正常。历时数天至数周。
(2)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及行为失常为主。上述一期症状加重。定向力及理解力减退。昼睡夜醒及语言书写障碍。可有幻觉、狂躁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扑击震颤存在。脑电图出现异常慢波。
(3)三期(昏睡期):终日昏睡,但可唤醒,语无伦次,明显精神错乱,有幻觉,尚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经常不正常。
(4)四期(昏迷期):昏迷,可有或无痛觉,扑击样震颤一般不能引出。脑电图经常不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