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末《沈氏农书》记载,江南地区为争取稻茬麦田适时播种,创造了哪两种技术?

题目
问答题
据明末《沈氏农书》记载,江南地区为争取稻茬麦田适时播种,创造了哪两种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解决玉米茬播种玉米整地难的问题?


正确答案: 针对玉米面积逐年上升,大豆面积逐渐减少,势必面临玉米重茬的情况,而生产上常常不能及时进行秋整地,导致春季原茬播种难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⑴选用早熟品种,结合农艺降水技术,切忌越区种植,秋季及时收获,在封冻前进行整地,保证黑色越冬,达到备耕状态,春季适时早播;
⑵如秋季不能正常整地,可在春季进行整地、起垄、播种连续作业,防止跑墒;
⑶也可在秋季下雪前,采用自制滚子撞一遍,可将玉米茬撞碎,减轻来年春季整地难度。

第2题:

在西汉时代,赵过创造了()的成功经验。

  • A、农师
  • B、编制农书
  • C、试验、示范、培训、推广
  • D、育种

正确答案:C

第3题:

试比较番茄(或甜椒)春夏茬与夏秋茬栽培技术异同点(从播种到收获,农时以太原地区为例)。


正确答案:
番茄春夏茬夏秋茬品种选中晚熟无限生长型品种耐热抗病高产品种育苗育大苗苗龄60天左右育小苗苗龄45天左右定植地温稳定于10度以上,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定植,适当密植管理一般管理经常灌溉降低地温,用生长调节剂防落花落果收获6月下旬始收8月中旬收获

第4题:

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播种技术。


正确答案: 播种环境: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播种。
播种方法:苗床打足底水→种子与细沙混匀→条播或撒播→盖细沙或细土→扣小拱棚播种量:60g~80g/667m2播种在炎热的季节和地区,多选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播种。这样既可避免烈日晒坏幼芽,又有较长的低温时间,对幼芽顶土有利。一些地方为节省遮荫架材和覆盖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芹菜与黄瓜、番茄、茄子等作物间套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播前苗床打足底水,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以1∶5混合均匀后播种,上盖1cm厚细沙或0.5cm的细土。每平方米苗床播干种子2g左右,每667m2用种量为60~80g。可条播或撒播。西芹比本芹出芽慢,苗期生长也慢,所以通常比本芹提前10d播种,且播种密度应稍小一些。播后盖草或扣上小拱棚遮荫保湿。

第5题:

小麦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和沟灌,前者适于()。

  • A、南方稻麦两熟区
  • B、东方稻麦田
  • C、西北旱作麦区
  • D、北方旱作麦田

正确答案:D

第6题:

稻茬小麦施肥方案


正确答案: 基施撒可富小麦专用肥25-35kg/亩+10kg/亩尿素,追施返青肥或冬腊肥10-20kg/亩尿素(2-3月份)。

第7题: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设计了一条返乡路线,据记载,杜甫回乡路线涉及到哪四处地点?


正确答案:据记载,杜甫回乡路线涉及到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第8题:

最早记载黄疸有传染性的是

A.《金匮要略》

B.《景岳全书》

C.《卫生宝鉴》

D.《诸病源候论》

E.《沈氏尊生书》


正确答案:E

第9题:

大白菜露地秋茬栽培中播种后如何管理?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幼苗期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雨后及时排涝,中耕松土。至2~3片真叶时,对田间生长偏弱的小苗施偏心肥1~2次。苗出齐后,可于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团棵时定苗,株距依品种而定:大型品种50~53cm,小型品种46~50cm。
(2)莲座期管理。定苗后追施一次“发棵肥”,每667m2施粪肥1000~1500kg,或硫酸铵10~15kg,草木灰100kg,随即浇水。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后期应适度控水“蹲苗”。
(3)结球期管理.“蹲苗”结束后开始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以后要保持土面湿润,在收获前5~8d停止浇水,提高耐贮性。在包心前几天应大量追肥。每667m2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草木灰100kg。在包心后约15~20d追“灌心肥”,随水冲施腐熟的豆饼水2~3次,也可追施复合肥15kg或硫酸钾10kg。

第10题:

据史料记载,江西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工栽培稻。

  • A、12000
  • B、10000
  • C、6000
  • D、4000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