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产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产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特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沙门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但主要在夏秋季,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临床表现分为5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潜伏期一般12~36h,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灭菌、控制细菌繁殖。

第2题:

试述温室草莓产生畸形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
(1)品种。品种本身育性不高,雄蕊发育不良,雌雄器官育性不一致,导致授粉不完全而产生畸形果。如达娜等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现象,花粉粒少而小,发芽力差,因而易发生畸形果。
(2)访花昆虫。保护地内蜜蜂等访花昆虫少或由于环境影响,花朵中花蜜的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授粉不佳。
(3)温、湿度。高温、低温或高湿都可引起畸形果。开花授粉七,温度超过花粉发育不良;温度在可导致花托变黑;高湿则影响花药开裂,且引起水滴冲刷柱头。
(4)花期喷药。花期喷药能冲刷柱头,特别当日开的花更严重,不但妨碍授粉,而且还会妨碍访花昆虫,导致畸形果率提高。
对策:
(1)选用育性高的品种。在丽红、春香、宝交早生、红衣等品种中,以保交早生育性最好。授粉品种选择花粉量丰富的春香等与主栽品种混栽,配置比例应占
(2)棚内养蜂。保护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因而最好在棚内放养蜜蜂,每标准棚5000只左右,可使授粉率达100%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3)控制温、湿度。开花坐果期应经常通风排湿、降温。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6-70C,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采用无滴膜扣棚,防止水滴冲刷柱头。
(4)疏花蔬果。疏除次花和畸形小果,可明显降低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或果实品质。
(5)减少用药。采用无病毒苗,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病虫严重时应在花前或花后用药,开花期严禁喷药,必要时将蜂箱搬出后用烟剂处理。
(6)人工授粉。花期中午11-12时是花要开裂高峰期,采用人工微风辅助授粉(如扇子煽等),效果良好。

第3题:

试述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①半数以上患者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少数有免疫接种史;②首发症状为四肢对称性无力,逐渐发展,远近端先后或同时受累;③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④瘫痪为驰缓性;⑤感觉障碍为未稍型,呈手套袜套样比运动障碍轻。⑥颅神经损害以双侧面和运动麻痹;⑦括约肌功能不受影响;⑧病后10天开始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支持和病因治疗二方面,防止和治疗呼吸肌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病因治疗主要使用强的松或血浆交换疗法。

第4题:

试述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主要临床表现:轻度毒性反应时,常有嗜睡、寒战、多言和血压升高等表现,进而可发生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甚至丧失和四肢肌肉震颤等,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和惊厥,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2)预防措施:
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
②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③注药前先回抽有无血液,避免误入血管。
④根据用药部位和病人情况酌情减量。
⑤如无禁忌,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⑥麻醉前可适量使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
⑦严格执行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和查对制度,药名、浓度的标签字迹要清楚,配制要准确。

第5题:

试述去皮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


正确答案: 患者无意识的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无自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保持觉醒-睡眠周期,可无意识地咀嚼和吞咽。见于缺氧性脑病、脑卒中及脑外伤导致的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第6题:

试述智齿冠周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智齿即第三磨牙,当智齿萌出时,因没有足够的空隙让其正常萌出,发生阻生。阻生牙的牙冠与龈瓣间形成盲袋,使食物残渣遗留利于细菌的繁殖,又常因与对颌牙咬合时发生创伤而溃疡缺血,更易于感染,从而导致覆盖于牙冠周围的软组织发炎,称智齿冠周炎。
临床表现:起病初期,仅感患侧磨牙区后肿痛不适,影响咀嚼。若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有自发性跳痛,并向耳颞部放射,同时可有张口受限等症状,并伴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口腔检查可见第三磨牙阻生、龈瓣充血、水肿、溃烂、有触痛,龈袋内有脓性渗出物溢出,伴有口臭。盲袋内脓液积聚引流不畅时可出现冠周脓肿。发生在颌骨外的脓肿,脓液可流向前下方,在第一、第二磨牙处破溃形成瘘管;临床上易误认为是第一、第二磨牙病变,应注意鉴别。

第7题:

试述闭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


正确答案: 闭锁综合征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脑桥及以下脑神经均瘫痪,表现四肢瘫,不能讲话和吞咽,可自主睁眼或用眼球垂直活动示意,看似昏迷,实为清醒。为脑桥基底部病变使双侧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受损。

第8题:

下列风疹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针对风疹的传播特点,重点应放在传播途径的控制上

B、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对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d

D、免疫接种风疹疫苗

E、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感染风疹


参考答案:A

第9题:

试述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本病为自体免疫性全身性的肌病,主要损害横纹肌,常为乙酰胆碱在神经冲动重复动作中释放量不足。
(2)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症状为横纹肌稍经活动即迅速疲劳、无力以至瘫痪。通常肌无力症状在晨间及睡眠后减轻,午后及疲劳时加重。虽为全身性疾病,通常多由于眼部症状开始起病,出现上睑下垂、复视、眼外肌运动障碍。

第10题:

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可与胆碱酯酶牢固结合,从而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①M样中毒症状:如缩瞳、视力模糊、流涎、口吐白沫、出汗、皮肤湿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等。
②N样中毒症状:如肌震颤、抽搐、肌无力甚至麻痹、心动过速、血压先升高后下降等。
③中枢症状:如先兴奋后抑制,出现头痛、头晕、不安、失眠、谵妄、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