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3岁,从沿海城市出差回长沙后,次日突起腹泻,水样大便,不含血黏液,白天共约20余次。尿一次约400ml,不伴发热、

题目
问答题
男,23岁,从沿海城市出差回长沙后,次日突起腹泻,水样大便,不含血黏液,白天共约20余次。尿一次约400ml,不伴发热、呕吐,里急后重,来就诊前出现腹痛。既往体健,无腹泻史,无肝炎、结核史,未去过血吸虫疫区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5/65mmHg,神清、精神差,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尚可,肺清晰,腹平软,无压痛,未见肠型、蠕动波及肿块,肝脾未及,肠鸣音活跃。膝反射迟钝、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大便常规:水样便,镜检:红细胞0~1/HP,白细胞0~2/HP,血常规:血色素16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 为协助临床诊断,宜先做何种检查?为确诊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霍乱表现为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十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For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正确答案:D
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24小时上报。

第3题:

患者,男性,18岁。暑假到海边旅游,返校后次日,突起腹泻,一天20余次,无明显腹痛。查体:体温36.5℃,血压75/50mmHg。大便镜检:水样便,未发现红白细胞。首先应做哪项检查以协助诊断

A、大便涂片染色检查

B、大便悬滴及培养检查

C、血培养

D、血常规检查

E、大便培养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d,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型细菌。诊断后11h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6h

B.12h

C.18h

D.24h

E.48h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0r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参考答案:A

第6题:

细菌性痢疾表现为( )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剧烈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B

第7题: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样,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B

第8题:

细菌性痢疾表现为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or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6h

B.12h

C.18h

D.24h

E.48h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排便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l-Tor型细菌。诊断11小时后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 6小时
B. 12小时
C. 18小时
D. 24小时
E. 48小时


答案:A
解析:
El-Tor型细菌为霍乱弧菌,如果此人疾病为霍乱的话,属于甲类传染病,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城镇最迟报告应为6小时以内,本例发生在城镇,所以报告时间应最迟不超过6小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