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顶法测试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尚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题目
多选题
扁顶法测试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尚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A

正式测试前,应反复施加10%的预估破坏荷载,其次数不宜少于3次

B

累计加荷的应力上限不宜大于槽间砌体极限抗压强度的50%

C

正式测试前,应反复施加10%的预估破坏荷载,其次数不宜少于5次

D

累计加荷的应力上限不宜大于槽间砌体极限抗压强度的8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扁顶法实测墙体的砌体抗压强度或受压弹性模量时,当测量370mm厚砖墙时,两槽之间的距离应为7皮砖。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扁式液压顶法是采用扁式液压千斤顶在墙体上进行抗压试验,检测砌体的()的方法,亦简称扁顶法。

  • A、受压应力
  • B、受拉应力
  • C、弹性模量
  • D、抗压强度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扁顶法适用于推定普通砖砌体的()。

  • A、受压工作应力
  • B、弹性模量
  • C、抗压强度
  • D、抗剪强度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采用扁顶法测试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1)应在槽间砌体量测各粘贴一对变形测量脚标,脚标应位于槽间砌体的中部。脚标之间相隔4条水平灰缝,净距宜取250mm。试验前应记录标距值,精确至0.1mm。
(2)按上述加荷方法进行试验,测记逐级荷载下的变形值。
(3)累计加荷载的应力上限不宜大于槽间砌体极限抗压强度的50%。

第5题:

扁顶法测定普通砖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槽间砌体变形测量脚标之间净距宜取()mm。

  • A、150
  • B、250
  • C、350
  • D、450

正确答案:B

第6题:

扁顶法实测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正式测试前应反复加20%的预估破坏荷载,其次应不宜小于3次。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扁顶法测试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累计加荷的应力上限不应大于槽间砌体极限抗压强度的()。

  • A、30%
  • B、50%
  • C、60%
  • D、80%

正确答案:B

第8题:

扁顶法实测墙体的砌体抗压强度或受压弹性模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A、在完成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测试后,应开凿第二条水平槽,上下槽应互相平行、对齐
  • B、在上下槽内安装扁顶
  • C、当槽间砌体上部压力小于0.2MPa时,应加设反力平衡架后再进行测试
  • D、当槽间砌体上部压力不小于0.2MPa时,不应加设反力平衡架后再进行测试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按测试内容进行分类,以下分类正确的有()

  • A、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原位轴压法、扁顶法
  • B、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
  • C、检测砌体工作应力、弹性模量:扁顶法
  • D、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用扁顶法测试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1)在选定的墙体上,标出水平槽的位置并应牢固粘贴两对变形测量的脚标。脚标应位于水平槽正中并跨越该槽;普通砖砌体脚标之间的距离应相隔4条水平缝,宜取250mm;多孔砖砌体脚标之间的距离应相隔3条水平灰缝,宜取270mm~300mm。
(2)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应测量3次,并取其平均值。
(3)在标出水平槽位置处,提出水平灰缝内的砂浆。水平槽的尺寸应略大于扁顶尺寸。开凿时不应损伤测点部位的墙体及变形测量脚标。应清理平整槽的四周,除去灰渣。
(4)使用手持式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开槽后的砌体变形值,待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工作。
(5)在槽内安装扁顶,扁顶上下两面宜垫尺寸相同的钢砧板,并应连接试验油路。
(6)正式测试前,应进行试加荷载试验,试加荷载值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检查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及上下压板和砌体受压面接触是否均匀密实。经试加荷载,测试系统正常后卸载,开始正式测试。
(7)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载。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并应在1.5~2min内均匀加完,恒载2min后测读变形值。当变形值接近开槽前的读数时,应适当减小加荷级差,直至实测变形值达到开槽前的读数,然后卸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