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A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B采用注浆法固结围岩C采用从下而上分部开挖,先挖后护D在流沙溢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E可采用工字钢支撑或木支撑进行支护

题目
多选题
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
A

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B

采用注浆法固结围岩

C

采用从下而上分部开挖,先挖后护

D

在流沙溢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

E

可采用工字钢支撑或木支撑进行支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或双侧壁导坑法
B.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C.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
D.V级以下围岩,宜待围岩稳定后再做衬砌
E.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C,E
解析:
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V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第2题:

隧道初期支护措施,应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确保施工安全。下列关于初期支护说法错误的是( )。

A.Ⅳ级围岩必要时可加设钢支撑
B.Ⅲ级围岩支护可采用局部锚杆
C.钢支撑常用于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
D.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的部位时,钢筋网是唯一被批准的配筋形式

答案:B
解析:
AB两项,Ⅰ、Ⅱ级围岩支护时,宜采用局部喷射混凝土或局部锚杆。Ⅲ、Ⅳ级围岩可采用锚杆、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Ⅳ级围岩必要时可加设钢支撑。Ⅴ、Ⅵ级围岩宜采用锚喷挂网、钢支撑的联合支护形式。C项,钢支撑按其材料的组成可分为钢拱架和格栅钢架,常用于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并与锚杆、喷射混凝土等共同使用。D项,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的部位时,钢筋网是唯一被批准的配筋形式。

第3题:

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A.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B.采用注浆法充填裂隙
C.采用从下而上分步开挖
D.建立地表沟槽导排系统
E.流沙地段隧道宜采用超短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人工开挖

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流沙地段施工特点。隧道通过流沙地段,处理地下水的问题,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难题中的首要关键技术。施工时,因地制宜,采用“防、截、排、堵”的治理方法。选项C,开挖时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分步进行。

第4题:

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或双侧壁导坑法
B、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C、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
D、V级以下围岩,宜待围岩稳定后再做衬砌
E、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的明洞工程和浅埋段工程。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2)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V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3)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4)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参见教材P224~225。

第5题:

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围岩的完整性较差时宜全断面开挖
B、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C、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
D、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选用地表锚杆,管棚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的明洞工程和浅埋段工程。浅埋段工程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参见教材P225。

第6题:

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围岩的完整性较差时宜全断面开挖
B.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C.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 倍洞跨
D.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选用地表锚杆,管棚等辅助方法施工
E.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层、分片,由上到下顺序进行

答案:A,E
解析:
隧道浅埋段严禁全断面开挖;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层、分片,由下到上顺序进行。

第7题:

在含水砂层中采用暗挖法开挖公路隧道,下列哪项施工措施是不合适的?(  )

A、从地表沿隧道周边向围岩中注浆加固
B、设置排水坑道或排水钻孔
C、设置深井降低地下水位
D、采用模筑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

答案:D
解析:
ABC三项,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第13.1.1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当隧道通过涌水地段时,应采取辅助措施,涌水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浆止水、超前钻孔排水、超前导洞排水、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等;D项,根据第8.4.1条规定,为地层稳定措施,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二次衬砌宜采用筑模混凝土,可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层。
【说明】最新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第8题:

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 )
A.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B.采用注浆法固结围岩
C.采用从下而上分部开挖,先挖后护
D.在流沙逸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
E.可采用工字钢支撑或木支撑进行支护


答案:A,B,D,E
解析:
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1)加强防排水工作,防止沙层稀释和挟走沙粒,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其集水管可用加气砂浆充填。(2)将泥水抽排至洞外。当隧道很长时,可在洞内合适位置设时蓄泥水池,将泥水在该池内经处理沉淀后抽出洞外,池内沉积的淤泥定期清除。(3)采用化学药液注浆固结围岩时,注剂可采用悬浮型或溶液型浆液。(4)应自上而下分部开挖,先护后挖,边挖边密封,遇缝必堵。流沙出现后,尽快用板材封闭开挖面。(5)可釆用工字型钢支撑或木支撑,设置底梁,支撑的上下、纵横均应连接牢固。架设拱架时,拱脚应用方木或厚板铺垫。支撑背面应用木板或槽形钢板遮挡,严防流沙从支撑间逸出。(6)在流沙逸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加固围岩,防止逸出扩大。

第9题:

对流沙地段隧道施工时,开挖时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上而下分步进行
B、先挖后护
C、密闭支撑
D、边挖边封闭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流沙地段施工特点。开挖时必须采取自上而下分步进行,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遇缝必堵,严防沙粒从支撑缝隙中逸出。参见教材P233。

第10题:

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
A、围岩的完整性较差时宜全断面开挖
B、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C、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
D、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选用地表锚杆,管棚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附属工程施工。浅埋段工程严禁采用全断面开挖。参见教材P2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