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2周前感咽痛、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渐感双下肢水肿,查尿蛋白++++,定量6.5g/24h,血胆固

题目
单选题
女,25岁,2周前感咽痛、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渐感双下肢水肿,查尿蛋白++++,定量6.5g/24h,血胆固醇10.3mmol/L,三酰甘油6.5mmol/L,血清白蛋白250g/L,总蛋白56g/L,经补充白蛋白、利尿及皮质激素治疗后,右下肢水肿渐消,但左下肢水肿明显,压之凹陷,皮肤无发红及灼热,非对称性水肿,可能的原因是()
A

蛋白尿未控制

B

白蛋白补充不够

C

利尿剂量不足

D

股静脉血栓形成

E

左下肢蜂窝织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S1强弱不等可见于()
A

二尖瓣狭窄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

心肌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痉挛状态是指()
A

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

B

在被动伸屈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

C

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增加均匀一致

D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收缩反应

E

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2岁,发现右眼上睑外上方包块3个月。查体,右眼视力正常,右上睑可扪及一鸽蛋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向颞上方转动受限。余未见明显异常。下列选项中最能帮助诊断的检查是()
A

血常规

B

胸片

C

心电图

D

B超

E

泪液分泌试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多选题
与角膜营养有关的有()
A

空气

B

泪液

C

神经支配

D

房水

E

玻璃体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填空题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________代谢障碍所致,其特征性眼部表现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铜,K-F环(角膜色素环)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偏盲型视野

正确答案: 偏盲型视野是视路病变的特征,其定义是垂直正中线正切的视野缺损,包括早期某象限的缺损,分为同侧偏盲及对侧偏盲。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春季角结膜炎的诊断依据()
A

儿童好发,季节性反复发作

B

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呈扁平铺路石样

C

角膜缘胶样结节增生

D

角膜缘白色Horner-Trantas结节

E

结膜刮片每个高倍视野超过2个嗜碱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解析: VKC患者病史具有特征性,儿童好发,春秋季节的发病率高于冬季,典型体征:睑结膜乳头铺路石样增生、盾形溃疡、角膜缘胶样结节增生、Horner-Trantas结节等。实验室检查,在结膜刮片中发现嗜酸粒细胞或嗜酸性颗粒,提示局部有变应性反应发生。因此该题正确答案选E。

第8题:

单选题
玻璃体后脱离的确切体征是()
A

玻璃体内絮状混浊物飘浮

B

玻璃体浓缩

C

玻璃体液化

D

玻璃体积血

E

视盘前Weiss环


正确答案: A
解析: 玻璃体皮质在视盘、黄斑区、基底部与视网膜连接紧密,当玻璃体液化,后界膜变薄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体液进入玻璃体后界膜,导致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一旦玻璃体被从视盘表面牵拉脱离后,会在视盘前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小圈,这就是Weiss环,被认为是玻璃体完全后脱离的确切标志。玻璃体混浊、浓缩、液化、积血只是许多玻璃体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因此正确答案是E。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58岁,发现左下睑肿物6年,渐增大,无痛,体检见左下睑内侧不规则形隆起肿物,约11mm×8mm,边界不清,表面有溃疡,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正确的诊断是()
A

鳞状细胞癌

B

基底细胞癌

C

睑板腺癌

D

睑板腺囊肿

E

睑腺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题干的信息告诉我们,患者50岁,发现左下睑肿物6年,时间较长,肿物边界不清,表面有溃疡,说明肿物为低度恶性.结合镜下所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均符合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而其他几种病变均不能与信息中的特点吻合。

第10题:

判断题
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关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