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成形便
黄色稀便
豆花汤样便
水样,有斑片状假膜
成形且带有血丝样便
第1题:
胆道感染患者,用头孢菌素、克林霉素1个月后,出现发热、水样便,便中含大量白细胞和假膜,这可能是感染了( )。
A、艰难梭菌
B、产气夹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白色念珠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2题:
某胆道感染患者,用头孢菌素、克林霉素治疗一个月后,出现发热、水样便,便中含大量白细胞和假膜,可能是感染了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艰难梭菌
D、白色念珠菌
E、肉毒梭菌
第3题:
假膜性肠炎常为
A.绿色稀汁样便
B.大量稀水样便
C.大量黄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
D.黏液脓血便,以黏液脓血为主,可无粪质
E.呈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以血为主,粪质较多,有特殊腥味
第4题:
第5题:
A、红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E、甲硝唑
第6题:
患者虞某某,男,70岁,长期口服氯林可霉素,诱发假膜性肠炎,诊断为难辨梭菌感染。难辨梭菌的生物学特征是( )A、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无鞭毛、无芽胞
B、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鞭毛、无芽胞
C、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无鞭毛、有芽胞
D、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鞭毛、有芽胞
E、革兰阴性粗大杆菌、有鞭毛、有芽胞
难辨梭菌感染病人的粪便特征是( )A、黄色成形便
B、黄色稀便
C、豆花汤样便
D、水样,有斑片状假膜
E、成形且带有血丝样便
难辨梭菌产生的毒素是( )A、毒素A为肠毒素,毒素B为细胞毒素
B、产生毒素A为细胞毒素,毒素B为肠毒素
C、毒素A
D、毒素B
E、毒素C
第7题:
对细菌性痢疾从粪便的性质来看,其阳性检出率顺序正确的是
A、黏液便>脓血便>稀便>水样便>成形便
B、脓血便>黏液便>稀便>水样便>成形便
C、黏液便>脓血便>成形便>稀便>水样便
D、脓血便>成形便>黏液便>稀便>水样便
E、脓血便>水样便>黏液便>稀便>成形便
第8题:
引起小儿假膜性肠炎的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B、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C、空肠弯曲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念珠菌
第9题:
常见引起假膜性肠炎的肠道菌有
A、铜绿假单胞菌
B、白色念珠菌
C、肺炎杆菌
D、难辨梭菌
E、大肠杆菌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