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对他们所实施的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追究刑事责任。

题目
单选题
()的人,对他们所实施的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追究刑事责任。
A

不满16周岁

B

不满14周岁

C

不满18周岁

D

不满10周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C.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D.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


正确答案:B

第2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所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正确答案:D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自然人犯罪主体一般要件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第3题:

下列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A.未成年人

B.精神病人

C.对行为后果不能预见的人

D.成年人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不满14周岁的自然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答案:对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第5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便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够构成该种犯罪,仍能够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B.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当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单位能够构成这种犯罪时,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
C.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只要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只有自然人能够构成该种犯罪,就能够对单位定罪处罚
D.我国刑法规定的四百多种犯罪,大多数犯罪都能由单位构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单位犯罪的理解。《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没有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就不能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因此,选项A、选项C不正确。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明确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选项B正确。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四百多种犯罪中,只有少部分犯罪能够由单位构成,这是刑法常识知识。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

第6题: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
B.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都由政府收容教养
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时再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B,C,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以,原则上是交给家长或者监护人管教,由政府收容教养是例外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中的聋哑人是指既聋又哑的人,聋人或者哑人不符合条件。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故选B、C、D项。

第8题:

虽然不满14周岁,但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16周岁的人,在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不满14周岁,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答案:对
解析:
不满14周岁,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第10题:

()的人,对他们所实施的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追究刑事责任。

  • A、不满16周岁
  • B、不满14周岁
  • C、不满18周岁
  • D、不满10周岁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