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年人上网人数增加,有人说是空虚寂寞,有人说是紧跟时代潮流。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
问答题
现在老年人上网人数增加,有人说是空虚寂寞,有人说是紧跟时代潮流。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位记者深入犯罪团伙当卧底,也进行了犯罪活动,有人说是英雄行为,有人说是犯罪行为,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从揭发犯罪组织的违法犯罪的事实考虑,记者卧底的想法是好的,是可以谅解,但真的参与了犯罪活动的行为,性质就改变了,该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事实。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这个行为对公安机关破案,对社会有一些好处的,然而,卧底记者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记者自己都违法,就不能称之为英雄。为了一个合法的目的,是否可以采用非法的手段?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其后果是容易造成不良示范效应。
  
“卧底采访”与一般暗访的重要区别,在于卧底需要参与和体验。记者要打入对方,成为对方的一个成员,这就意味着有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和体验对方的活动。但记者不是警察等执法人员,不享有出于侦查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违法活动的行政司法特权。
  
我认为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有意义,记者不能做破坏秩序的事。但我们可以将记者的这种行为规范化,这样的话,不仅能解决我们当今执法部门力量单一的问题,还能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安定关。
  
第一,记者要树立高度的伦理自觉意识,做长远和广泛的利益考量,不能为一时的得失所左右。记者是普通公民,违法犯罪没有免责一说,目的的合法性不能替代行为的合法性和结果的合法性。
  
第二,我国现行法律强调以事实为依据(而非道徳或其他),以法律为准绳,只要记者有违法行为,就很难寻找到免除担责的理由,最多只能从道德层面获得宽恕或褒奖。所以要制定相应的规则,让记者和其他主体参与进来的同时,要训练和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处理起来这样的事情的话,就显得专业化,补充执法主体单一的问题。

第2题: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也照样能上讲台讲课,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教育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了 解和掌握的学科。
(1)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体系。每位教师不管意识到与否,都有一种教育观 在支配、主导着其教育行为,影响着他的教育效果。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可以了解和认识教育的基 本规律和特点,而这些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形成正确科学的教育观。
(2)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现今,素质教育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改革中产生新经验、新方法都需要很好的总结概括,对于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作出科学的分析,需要将素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因此,作为 一个未来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习教育学。
(3)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育工作是人类崇高的事业,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对教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从事教育 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 观点,懂得教育理论,还要有献身精神。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献给学生, 不安心从教,那么,即便满腹经纶,才智过人,也难以做好教师工作,更谈不上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3题:

家族年夜饭实行AA制,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年夜饭,是每个家族的团圆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聚餐,它是家族内部成员之间感情交流的纽带,起着联络家族感情,和睦家庭关系,构建和谐家族的作用。家族年夜饭实行AA制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我们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应当全面看待。
  
  不得不说,相对于以往的“轮流坐庄”而言,家族年夜饭实行AA制是家庭内部聚餐方式的一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它一经出现就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有着其合理之处:一、安排一顿年夜饭耗资不菲,对于一个相对不富裕家庭而言,这也是一种负担,所以,家族年夜饭的AA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成员的经济负担。二、安排年夜饭的地点不同,耗费就不一样,家族年夜饭的AA制也就避免了让家族聚餐沦落为表现某家阔气的形式主义,减少了浪费的发生,减少了家庭之间的盲目攀比,减轻了每一个家庭的心理负担。三、不管家庭成员是贫穷还是富裕,每个人都享有用餐和买单的权利及义务,在餐桌之上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这种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对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家风具有很大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家族年夜饭实行AA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本来家族年夜饭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联络亲情,增进家庭间的和睦。在如此充满亲情味的场合,提钱、掏钱难免会显得非常生分、尴尬,缺失了家庭亲戚之间的温情,影响了今后家庭亲戚之间的友好交往,改变了年夜饭温馨的味道,冲淡了年味;甚至会对以后亲戚家庭间的交往带来沟通障碍。
  
  为此,在家族吃年夜饭时采用AA制,我们也要以亲情为基础,保持年夜饭的“原汁原味”,遵循我国传统节日本质意义,要特别注意聚餐的方式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老人和儿童作为每个家庭的特殊成员,他们在参与家族聚餐就应该受到优待,享受特别福利;再者,可以建立家族基金管理制,把“集资”工作尽量做到前面。每年规定一个时间让每个家庭缴纳一定数额的家族基金,当然,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后辈可以多缴纳一点,这样才能让年夜饭变得“人情味儿”更浓一点。
  
  其实,不管是以往的“轮流坐庄”还是“AA制”,仅仅是维系亲情纽带的一种方式而已。“亲情浓于水”,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家庭的选择的权利,以宽容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家庭,共同搞好家族年夜饭,延续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温情,维系家庭间的和睦关系,努力去构建一个“爱意满院”的和谐家园!

第4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作为教师你对此怎么看?


正确答案: 我认为题中所述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而之所以产生这种说法,也是有着一定的客观原因。
一方面,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在家有求必应,家长对其溺爱有加,长此以往,造成孩子固执己见、任性的性格不听从公正、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校也不听从老师的教育指导。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常常偏向于过分溺爱,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甚至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与老师的矛盾,从而引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
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和父母共同做出努力,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第一,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要做好榜样,对于孩子的长处要多加奖励和表扬,而对一些错误要及时指出其危害,并帮助引导孩子及时改正。为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第二,学校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切勿用极端的做法,而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
第三,教师还需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父母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健康发展;而作为家长,也应该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和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第5题:

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1、观点: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真实存在,然而,这一观点本身存在问题。
2、理由:
人们对于贵之一字的认识有偏差,更多强调名与利方面的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虽然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是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3、对策:寒门出贵子,贵在奋斗,用奋斗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
促进教育公平

第6题:


现在,很多高学历的人到乡镇工作,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近几年,我国大学的扩招,为社会培养出了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同时我国城镇反哺农村,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学历的人到乡镇工作符合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值得鼓励,而绝不是一种浪费。
  
  选拔很多高学历的人到乡镇工作是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方向,比如大学生村官,高学历人才到农村任教等等。对于国家来说,高学历人才到乡镇工作,一方面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这些高学历人才也能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对于个人来说,到乡镇工作,能够使得他们到群众当中去,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对个人的经验和感情都是一个积淀,也是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当然,要想真正让高学历的人在乡镇的工作上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不仅人在乡镇,而且心在乡镇,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如果高学历的人只是拿乡镇做一个过渡,做一个跳板,那可能真的是一种浪费。
  
  第一,国家要多予以这些人一定的关注和政策的倾斜。政策上对到基层工作的人才要预留一定的发展和晋升的空间。比如说编制问题,比如说待遇问题等,给热爱农村、愿意到农村工作的高学历人一个心理和生活上的保证。
  
  第二,政府要对这些人一定的指导和培训,着眼于提高这些人的素质和发展,使其有更多的发展通道和提高空间。很多大学生村官之所以流失,正是因为三年期过了之后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这就需要国家从制度上予以考虑和规定。
  
  高学历人才到乡镇工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选择,但是如何能真正留住这些人,而不仅仅是一阵风似的去了走了,能够使其真正的留在农村,服务农村,而不是浪费人才,需要在实际的发展中不断的解决和总结。

第7题:

有人说老师应该耐的住寂寞,守的住清贫,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无数孩子的梦想,但是真正能坚守下来的却不多,因为真正成为教师以后才发现,需要我们付出的还有很多。
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对高层次有所追求。而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工资不得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所以,不管是在哪里贡献的教师,生活都是有保障的。所以,老师的生活并不完全是清贫的状态。但是,想要靠教师这个职业实现物质上的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要求老师要为人师表、爱国守法。但是我们在精神上是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收获的,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肯定,都是我们的“富贵”。
其次,作为老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经得住诱惑,潜心学习教育需要的知识,不断储备,老师有常流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所以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学校这片净土。而所谓的清贫,也是内心里的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用心对待每位学生。
总之,现今社会,老师的基本生活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在岗位上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里有学生、有教育,经得住诱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第8题:

现在90后是一个独立的群体,很多人说他们娇生惯养、浮躁、拜金,但是也有人说他们积极向上,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一些90后年轻人娇生惯养、浮躁、拜金,首先,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眼高手低、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干扰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偏离了预定的轨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最终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纸空文。其次,一些年轻人将有个性、与众不同视为一种时尚,视为自己的优势,为此面对师长的教导时桀骜不驯,面对工作中领导布置的任务时不屑一顾,面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时顽固不化,认为这就是一种个性。但当其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真的需要自己做决定、需要自己面对人生时却又没有了主见,失去了魄力。再次,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硕士、博士随处可见,但伴随其学历提高的同时,文化水平和素质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当代年轻人中读过经典名著的少之又少,却对各种泡沫剧如数家珍,街上打架、骂人现象屡屡见报,却不懂得谦让、感恩,伴随他们学历提高的只有一纸纸文凭,文化修养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最后,一些年轻人虽然在生理和智力上成年了,但心智上却仍没有断奶,“啃老族”“月光族”比比皆是,很多年轻人30岁了仍需要父母的鼎力支持,缺少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虽然这种现象在一部分90后身上是存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大多数的90后还都是有担当、有素质、有责任感的国家栋梁,有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托起坠楼女孩的最美妈妈,有在危难时刻推开学生的最美老师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了最好的证明。因此我们年轻人应以这些模范为榜样,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怕困难、不畏艰难,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实现自身的理想;不盲目追求个性化,要有自己的主见,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在学历证书越来越厚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生活中学会谦让、学会感恩,不能一味的做啃老族,要意识到作为一名成年人应肩负的责任。

第9题:

有人说,集中教学没有游戏教学重要。对此你怎么看?(幼儿)


正确答案: 幼儿阶段,认知发展还不完备,还不具备系统接受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很重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教学的方式更易于他们感知和理解。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以,“集中教学没有游戏教学重要”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集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游戏教学的作用则体现在:其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游戏教学可以集中大家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兴趣盎然、自然松驰的状态中感受、理解、练习、掌握新知。其二,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在游戏比赛项目中,孩子们通过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下培养了自身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且通过组内合作学会团结互助,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在游戏互动中,孩子们能以他人为参照,取长补短,完善个性。
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使得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游戏教学的乐趣,一方面,老师在设计游戏时,不能脱离教学,不能让游戏教学法流于形式,应该让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老师要注意全体性原则,如果游戏过难,或者涉及面过窄,就会大大降低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协调他们在游戏中的分工,或者在设计角色时,有难有易,从而充分地激发孩子们的天性。

第10题:

有人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儒林丑史”,有人说是一部“儒林痛史”,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纵观吴敬梓的创作思想和《儒林外史》所表现的全部内容,我们认为持“儒林痛史”的说法更合乎实际,也更能理解作家的用心和作品的真实内涵。
诚然,《儒林外史》以讽刺科举制度和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描画了一幅封建知识分子的百丑图,对封建社会的罪恶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是,这还仅仅是它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更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作品同时还塑造了一批寄托其理想的正面人物形象。因此,不能把《儒林外史》简单地看作是一部“儒林丑史”,而要看到作家的心已被丑恶的社会所深深刺痛;他在痛楚中寻找光明、寄托理想、以及为理想的难于付诸实现而带来的无比沉痛。因此,这是一部“儒林痛史”。
吴敬梓怀着一颗爱心进行《儒林外史》的创作,他“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用炽烈的讽刺火焰燃毁一切丑恶事物,同时以他对于否定事物的深刻嫉恨反照出了借以爆发这种嫉恨的同等程度的爱。“创作总根于爱”(鲁迅《而已集•小杂感》),对于讽刺作家也不例外,吴敬梓正是从这“根”上萌出同情人民疾苦的先进民主思想之花,表现了反对科举制度、批判腐朽、黑暗社会的强烈叛逆精神。全书以他理想的正面人物王冕开篇,写他鄙弃功名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做官,不怕官,以自己的艺术劳动换得自由生活。并以此作为作家臧否人物的标准。书中,出现了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有不畏权势、不受世俗束缚,极度蔑视功名富贵,敢于痛斥礼教虚伪的理想人物杜少卿,他用携着娘子手游清凉山的行动和提出《溱洧》非淫乱之诗的观点,来与黑暗现实相对抗,他是作家以自己为模特儿来写的,他身上体现的离经叛道色彩,是吴敬梓愤世嫉俗的痛切之情的流露。还有主祭泰伯祠的真儒虞育德;有杜少卿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迟衡山、庄绍光;有讲仁政的萧云仙;有侠义的凤四;还有郭孝子。由于忠孝节义思想的束缚,他们都没有真正的作为。还有下层人物鲍文卿、牛老爹、卜老爹,纯朴而安分;而邹吉甫父子则奴性十足,难以肩负反抗大任。至于与盐商对抗的女性沈琼枝,自食其力却受尽诬逼。由于体现作家理想的正面人物,都只是脱离人民的个人反抗者,力量极其微弱,不足以与顽固的黑暗社会相抗衡,最终不得不归于失败而烟消云散。吴敬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正面人物只能反映现实中必然出现的失败和苦闷,因而作品到后来也就越来越显得感伤和悲凉,甚至陷入绝望和哀叹,从而成就了这部“儒林痛史”。至于结尾出现的“市井奇人”,其实也和王冕一样是隐士,只不过是隐居“市井”罢了,他们过的所谓超现实的自由生活,也只不过是作家安慰自己的痛苦心理的幻想而已。吴敬梓讲究“文行出处”,他从这个角度对醉心科举制度、追求功名富贵的各种人物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是二进(周进、范进)、四愚(马二先生、鲁小姐、王玉辉、鲁编修)、二骗(匡超人、牛浦郎)、二严(严贡生、严临生)、二王(王仁、王德)、一凶(王惠)、一大批“斗方名士”(娄家公子、权勿用、杜慎卿、季苇萧等)和五河县的那些人等等。二进是一对被功名富贵毒蚀得近乎疯狂的老可怜虫,他们虽身登龙门,却一无所用,成为荼毒社会、灵魂麻木的庸才;四愚虽表现形式个别,也没有像二进那样“飞黄腾达。’但他们在忠实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迷恋科举八股上却是完全一致的,是二进们的社会基础,二骗则是科举制度下被腐蚀灵魂的堕落了典型,作家同情他们的愚昧,讽刺他们的丑行,痛惜他们人性的泯灭。而对于士大夫兼地主劣绅的典型二严,作家淋漓尽致的揭露了他们搜刮财富、盘剥人民的罪行和贪婪铿吝、伪装清高的嘴脸,表现了吴敬梓对他们和他们赖以胡作非为的社会的无比痛恨,对于笃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府中“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不绝于耳”的赃官恶煞王惠,则施以更强有力的挞伐之笔,让读者看到封建统治者的极其反动的野蛮本性,了解到生活在他们淫威之下的人民的巨大苦痛,还有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为了银子可以趁自己作正室的亲妹妹还没有咽气就怂恿姐夫把妾扶正的二王,有好色、善骗、不学无术,偏要自称“名士”的堕落卑劣的无耻文人,他们实际上是地痞,流氓,恶棍,无赖,是科举制度制造出来的败类渣滓。显然,世风的败坏已不是单个人的行为,五河县出现的人们不祭本族长辈,而竞相奔赴豪富,为外姓老太入祠奔走的丑剧,表现了礼仪廉耻的灭绝已发展成整个社会普遍的恶德。作家揭露他们、讽刺他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痛恨的,但他们同时是受害者,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对他们又有叹息之意。他只为社会竟如此不平、如此丑恶而痛彻五内,证明了一切丑恶都根源于社会制度,于是发出了“一代文人有厄”的警报,指出知识分子的灾难是民族的灾难,人才的危机是社会危机的征兆。这样,作品讽刺的锋芒就由个人指向社会,由现象深入到本质,在客观意义上,反映了封建制度已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预告了封建社会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可见《儒林外史》是作家理想幻灭而又不甘于幻灭的痛苦呼喊之书,是一部“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