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与抗诉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与抗诉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可以独立提出上诉

B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C

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的,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

D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自收到判决书的10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

A.被告人、自诉人提出上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也可以直接向二审人民法院提起

C.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过阅卷,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D.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D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4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的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又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故本题A项不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据此。本题B项不正确,D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故本题C项不正确。

第2题:

下列四个关于刑事诉讼中的法定期间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监视居住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B.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一审期间是6个月

C.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一律是10日和5日

D.申请恢复的期间是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


正确答案:D
《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所以A项错误。《刑诉法解释》第109条规定:“审理公诉案件的期限,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126条规定情形之二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期满7日以前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6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由此可见,一审期限与公诉、自诉以及被告人是否被羁押都有关系。不能笼统地说审判期限是6个月。B项错误。《刑诉法解释》第242条规定:“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由此,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根据民事部分是与刑事部分一并审判还是另行审判而不同。C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前款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所以D项正确。

第3题:

刑事诉讼二审程序可突破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情形不包括()。

A.抗诉与上诉一并提出

B.抗诉机关提出了抗诉

C.自诉人提出上诉

D.当事人提出了申诉


答案:D

第4题:

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审理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在()内审结。

A.1个月

B.2个月

C.90天

D.3个月


参考答案:A

第5题: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抗诉案件和上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均应派员出庭

B.抗诉案件和上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均不用派员出庭

C.抗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出庭,上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

D.抗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出庭、上诉案件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也应派员出庭


正确答案:A
《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10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关于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的开庭前审查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73题)

A.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B.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C.应当询问证人

D.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正确答案:AD

第7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或抗诉

B.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C.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决定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必须制作再审决定书

D.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应受“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的限制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审判监督程序。《刑诉法解释》第309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显然选项A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06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选项B正确。依据《刑诉法解释》第307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外,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故对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引起案件的再审,人民法院可不制作再审决定书,选项C不正确。选项D中的“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原则仅适用被告人上诉的情况,对再审案件不受该原则限制。

第8题:

关于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的开庭前审查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B.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C.应当询问证人

D.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正确答案:AD
[考点]死刑上诉、抗诉案件的庭前审查[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开庭前对案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围绕抗诉或者上诉的理由,审查第一审判决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量刑是否适当,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并进行下列工作;(一)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二)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兰)核查主要证据,必要时询问证人;(四)对鉴定结论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五)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据此,选项A符合上述第1项规定,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根据上述第2项规定。正确表述是“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而非“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选项C说法错误,根据上述第3项规定.正确表述是“必要时”询问证人而非“应当”询问证人;选项D符合上述第5项的规定,正确。[难度系数]**

第9题:

关于上诉和抗诉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上诉不需要理由,抗诉需要理由

B.上诉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抗诉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C.上诉可直接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必须经过原审法院

D.上诉未必能够启动二审程序,抗诉必然启动二审程序


正确答案:ABC
《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此可见,抗诉需要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时才可提起。故A正确。《高法解释》第240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交抗诉书。”由此可见,抗诉必须采用抗诉书的形式,且必须通过一审人民法院进行。故B和C都正确。上诉和抗诉都必然启动二审程序,只是因上诉启动的二审案件未必开庭。故D错误。

第10题:

《刑事诉讼法》中,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 ( )


正确答案:A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故选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