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女性,平时性情急躁,2天前与人口角遂出现右胁部胀痛,灼热感,伴口干口苦,目赤,心烦而夜不能寐,纳呆,大便干,小便

题目
单选题
患者中年女性,平时性情急躁,2天前与人口角遂出现右胁部胀痛,灼热感,伴口干口苦,目赤,心烦而夜不能寐,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
A

胆胀

B

胁痛

C

郁证

D

黄疸

E

失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中年女性,平时性情急躁,2天前与人口角遂出现右胁部胀痛,灼热感,伴口干口苦,目赤,心烦而夜不能寐,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A、胆胀

B、胁痛

C、郁证

D、黄疸

E、失眠

其证型为A、肝胆气郁

B、胆腑郁热

C、肝胆湿热

D、阴虚郁滞

E、肝火上炎

其治法为A、疏肝利胆,理气通降

B、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C、清肝泻火,理气解郁

D、清泻肝胆之火,解郁止痛

E、滋阴清热,疏肝利胆

其处方宜选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

C、清胆汤

D、茵陈蒿汤

E、丹栀逍遥散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35岁。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论治后使用龙胆泻肝丸有明显好转。

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宜加服的成药是
A.增液口服液
B.通便灵胶囊
C.芩连片
D.苁蓉通便口服液
E.导赤丸

答案:E
解析:
BDE本组题考查常用内科清热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及联合用药问题。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组成。其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应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可加服导赤丸。

第3题:

胁肋胀痛,口干口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者,选用

A、甘露消毒丹

B、三仁汤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龙胆泻肝汤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

  • A、胆胀
  • B、胁痛
  • C、黄疸
  • D、臌胀
  • E、黄胖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中年男性,嗜食肥甘之品,饮酒后出现胁肋胀痛难忍,以手压之更甚,伴有恶心纳呆,口干口苦,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色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

  • A、郁证
  • B、胁痛
  • C、胆胀
  • D、胸痹
  • E、痞满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胁肋胀痛,口干口粘,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者,选用

A.甘露消毒丹
B.三仁汤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龙胆泻肝汤

答案:E
解析:
考点:1.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2.病因病机:(1)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为病因病机。(2)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3.临床表现: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痛或发于一侧,或同时发于两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常反复发作,一般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4.鉴别诊断:(1)胸痛。(2)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5.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2)辨在气在血。(3)辨虚实。6.治疗原则: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7.分证论治:(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瘀血阻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血府逐瘀汤。(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理气通络,龙胆泻肝汤。(4)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佐以理气通络,一贯煎。

第7题:


患者,女,35岁。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论治后使用龙胆泻肝丸有明显好转。

医师处以龙胆泻肝丸,是因其能
A.清肝胆,解郁
B.清肝胆,利湿热
C.清肝胆,泻下通便
D.清心,解郁
E.清心,利湿热

答案:B
解析:
BDE本组题考查常用内科清热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及联合用药问题。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组成。其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应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可加服导赤丸。

第8题:

(108~l.0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柴胡疏肝散

B.四逆散合失笑散

C.龙胆泻肝汤

D.茵陈蒿汤

E.丹参饮

108.患者胁肋灼热疼痛,口苦口干,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溲短赤,心烦失眠易怒,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其治疗首选

109.胁肋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呕吐,身目俱黄.口苦心烦,大便黏滞,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治疗首选


正确答案:C,D

108.[解析]本题答案选择C。龙胆泻肝汤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肝经湿热下注一长证属肝胆实火。火热之邪内扰肝胆.胁肋灼热疼痛;热邪上攻则面红目赤:热迫胆汁上逆则口苦;热盛伤津则大便秘结.小溲短赤: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脉皆肝胆实,火之征。故治疗首选C 。

109.[解析]本题答案选择D。本病诊为黄疸.证属湿热。湿热熏蒸,肝胆失于疏泄,故胁肋胀痛;胆汁泛溢肌肤故身目俱黄;湿热中阻,故纳果、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爽;舌脉均为湿热之征。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故作为首选。

第9题:

患者中年女性,平时性情急躁,2天前与人口角遂出现右胁部胀痛,灼热感,伴口干口苦,目赤,心烦而夜不能寐,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其处方宜选()。

  • A、柴胡疏肝散
  • B、龙胆泻肝汤
  • C、清胆汤
  • D、茵陈蒿汤
  • E、丹栀逍遥散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宜选用()。

  • A、茵陈四苓汤
  • B、甘露消毒丹
  • C、大柴胡汤
  • D、茵陈蒿汤
  • E、茵陈术附汤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