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分期及各期康复治疗的原理。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分期及各期康复治疗的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各期康复护理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一)软瘫期的康复护理:发病1-3周内,目的是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损害,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康复护理措施:良姿位摆放(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被动活动(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每日2-3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因粗暴动作造成软组织损伤(肩)要多做抗痉挛模式的活动)、按摩、主动活动(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单侧、双侧、动态)。
(二)痉挛期的康复护理:抗痉挛训练(卧位抗痉挛训练,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带,下肢控制能力训练:髋、膝屈曲练习,踝背屈练习,下肢内收、外展控制训练);坐位及坐位平衡(坐位耐力训练-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卧位到从床边坐起训练)。
(三)恢复期康复护理和训练:恢复期早期患侧肢体和躯干肌还没有足够的平衡能力,因此坐起后常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帮助患者坐稳的关键是先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①平衡训练(坐位左右平衡训练、坐位前后平衡、坐到站起转换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
②步行训练:当健腿向前迈步时,患者躯干伸直,健手扶栏杆,重心前移,护士站在患者侧后方,一手放置于患腿膝部,防止患者健腿迈步时膝关节突然屈曲以及发生膝反张;另一手放置于患侧骨盆部,以防其后缩。健腿开始只迈至与患腿平齐位,随着患腿负重能力的提高,健腿可适当超过患腿。
③上下楼梯训练:原则为上楼时健足先上,患足后上;下楼时患足先下,健足后下。上楼时,健足先放在上级台阶,伸直健腿,把患腿提到同一台阶;下楼时,患足先下到下一级台阶,然后健足迈下到同一级台阶。
④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前臂的旋前、旋后训练,肘的控制训练,腕指伸展训练。
⑤改善手功能训练:作业性手功能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
(四)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目的是指导患者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指导家属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周围环境,争取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1.进行维持功能的各项训练。
2.加强健侧的训练,以增强其代偿能力。
3.指导正确使用辅助器,如手杖、步行器、轮椅、支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4.改善步态训练,主要是加强站立平衡、屈膝和踝背屈训练,同时进一步完善下肢的负重能力,提高步行效率。
5.对家庭环境做必要的改造,如门槛和台阶改成斜坡,蹲式便器改成坐式便器,厕所、浴室、走廊加扶手等。
(五)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失语症患者首先可进行听理解训练和阅读理解训练,以后逐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书写训练。构音障碍患者应先进行松弛训练和呼吸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发音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和语音训练等。
(六)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1、摄食训练(体位、食物的选择、喂食方法、喂食工具的选择);
2.呼吸肌训练
(1)呼吸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嗽,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
(2)咳嗽训练:努力咳嗽,提高呼吸系统的反应性,建立器官排除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3.颈部旋转训练训练患者咽下时头部向麻痹侧旋转头向麻痹侧旋转能使咽腔的麻痹侧变小,健侧的食道口扩大,能使食团无障碍的通过梨状窝。
4.防止误咽训练训练
(1)颈部的活动度训练
(2)代偿方法
1)口唇闭合训练;
2)颊肌功能训练;
3)舌肌运动训练:代偿方法;
4)吞咽反射的强化:
5)鼻咽喉闭锁不全的训练;
6)吞咽医疗操
(七)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所以认知训练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沟通;
2、运用心理疏导,帮助病人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
3、认知行为干预:放松技巧;音乐疗法训练要与患者的功能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配合。
(九)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褥疮的康复护理;废用性肌萎缩;误用综合征

第2题:

试述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分期及各期康复治疗的原理。


正确答案: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分为3期。
(1)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一般为3~7天。康复治疗原理为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Ⅱ期:指病人从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一般为5~6周。康复治疗原理为保持适当体力活动,逐步适应家庭活动,等待病情完全稳定,准备参加Ⅲ期康复锻炼。
(3)Ⅲ期:是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或Ⅱ期过程结束的冠心病病人,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和隐性冠心病,康复程序为2~3个月。康复治疗原理为外周效应(肌肉适应性的改善、运动肌氧利用能力和代谢能力的改善、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肌肉收缩机械效率的提高、定量运动时能量消耗的相对减少、最大运动能力的相应提高)、中心效应(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冠状动脉储备提高、心肌内在收缩性相应提高)和危险因素控制(改善高血脂、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高凝血状态等)。

第3题:

癌症治疗后病情继续进展时应进行

A、恢复性康复

B、支持性康复

C、姑息性康复

D、预防性康复

E、对各期癌症患者都要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参考答案:B

第4题:

过去被列为冠心病康复治疗禁忌证的情况,而现在正在被逐步列入适应证的范畴的是()

  • A、临床治疗,暂不康复
  • B、Ⅰ期康复
  • C、Ⅱ期康复
  • D、Ⅲ期康复
  • E、Ⅳ康复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冠心病的国际康复治疗分期。


正确答案:国际上将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共分为三期。Ⅰ期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发达国家已经将此期缩短到3~7天;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Ⅲ期是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或Ⅱ期过程结束的冠心病患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康复疗程一般为2~3个月。

第6题:

冠心病三期康复的分期,各期康复目标、康复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如何?


正确答案: 冠心病是由于血脂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肪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
(一)临床分期
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
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
Ⅲ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康复程序一般为2~3个月,自我锻炼应该持续终生。有人将终生维持的锻练列为第Ⅳ期。
(二)适应证
Ⅰ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min,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Ⅱ期:与I期相似,患者病情稳定,运动能力达到3代谢当量(METs)以上,家庭活动时无显著症状和体征。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
(三)禁忌证: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四)康复护理措施
【Ⅰ、Ⅱ期康复】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上、下肢被动、主动运动,坐椅子,床边、室内步行,床上或床边个人卫生活动,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运动能力达到Ⅰ期康复为2~3METs、Ⅱ期康复为4~6METs。
1.活动活动一般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先活动远端肢体的小关节。避免举重、攀高、挖掘等剧烈活动;避免各种比赛以及竞技性活动;避免长时间活动。
2.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的要点是在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
3.坐位训练:开始时可将床头抬高,把枕头或被子放在背后,让患者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直立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床边步行(1.5-2.0METs)。避免高强度运动,例如患者自己手举盐水瓶上厕所。此类活动的心脏负荷增加很大,常是诱发意外的原因。
5.大便:患者大便务必保持通畅。在床边放置简易的坐便器,让患者坐位大便,其心脏负荷和能量消耗均小于卧床大便(3.6METs),也比较容易排便。禁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分用力。如果出现便秘,应该使用通便剂。
6.上下楼:可以缓慢上下楼,可以自己洗澡,但要避免过热、过冷的环境和洗澡水;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及外出购物,但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活动强度为40%-50%HRmax。
7.娱乐:可以进行有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可以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如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气功(以静功为主),园艺活动。
8.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10次/min,次日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运动中心率增加在20次/min左右,则需要继续同一级别的运动。心率增加超过20次/min,或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应该退回到前一阶段运动,甚至暂时停止运动训练。
9.一般患者主张3~5天出院,但要确保患者可连续步行200m无症状和无心电图异常。出院后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
【Ⅲ期康复】巩固Ⅰ、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1.基本原则
(1)个体化:因人而异地制定康复方案。
(2)循序渐进:遵循学习适应和训练适应机制。
(3)持之以恒:训练效应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训练效果的维持同样需要长期锻炼。
(4)兴趣性: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顺应性。
(5)全面性: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和功能障碍,同时患者也常有心理障碍和工作/娱乐、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因此冠心病的康复绝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对患者要从整体看待,进行全面康复。
2.康复
(1)有氧运动:通常为低、中等强度且持续较长的耐力运动,运动形式常为肢体大肌群参与且具有节律性、反复重复性质的运动,如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等。
(2)运动方式: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间断性运动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强的运动刺激,同时时间较短,不至于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主要缺点是需要不断调节运动强度,操作比较麻烦。连续性运动主要优点是简便,患者相对比较容易适应。
(3)运动量:合理的每周总运动量为700卡~2000卡(相当于步行10~32公里)。运动量<700卡/周只能维持身体活动水平,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运动量>2000卡/周则不增加训练效应。运动总量无明显性别差异。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
(4)训练实施:每次训练都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5)性功能障碍及康复:Ⅲ期康复应该将恢复性生活作为目标(除非患者没有需求)。
(五)康复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治疗的作用及运动的重要性;避免竞技性运动。运动中如发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与冠心病的影响关系。
3.估测每天热量摄入,给予低脂、易消化饮食,合理安排营养,避免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勿食或少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饱餐,防止短时间心脏负荷过重。定时监测空腹血脂水平如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近期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测定体重指数,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
4、了解心理障碍程度;
5、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
6、识别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7、提供给冠心病患者有关性生活方面的指导。

第7题:

工伤康复费用包括()费用。

  • A、康复治疗、职业康复、及康复器械
  • B、康复治疗和职业康复
  • C、职业康复和康复器械
  • D、康复治疗和康复器械

正确答案:A

第8题:

试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原则,各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作用。
急行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此期康复重点为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力量,增强肌肉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针灸理疗、作业治疗。
运动治疗根据患者损伤神经支配肌肉的残存肌力制定出肌力训练方案,循序渐进地恢复肌肉力量,针灸理疗电刺激可以使矢神经肌肉收缩,延缓萎缩的发生:肌肉收缩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给以适当的电刺激后,可以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

第9题:

过去被列为冠心病康复治疗禁忌证的情况,而现在正在被逐步列入适应证的范畴的是()

  • A、Ⅰ期康复
  • B、临床治疗,暂不康复
  • C、Ⅱ期康复
  • D、Ⅲ期康复
  • E、Ⅳ期康复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分为Ⅰ、Ⅱ、Ⅲ期康复,即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住院期康复;出院后康复;慢性冠心病或慢性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