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患儿多汗,易惊,烦躁。检查:前囟1.0cm×1.0cm,未出牙,此患儿首先进行的检查是()

题目
单选题
15个月患儿多汗,易惊,烦躁。检查:前囟1.0cm×1.0cm,未出牙,此患儿首先进行的检查是()
A

测T3、T4

B

测定血清钙

C

测定骨碱性磷酸酶

D

测定25-(OH)D3

E

腕部X线照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5个月。混合喂养,未加辅食。睡眠不安,易惊,多汗,二便正常。检查:未见骨骼异常。应首先考虑是( )

A.结核感染

B.正常儿

C.营养不良

D.佝偻病活动早期

E.佝偻病恢复期


正确答案:D
患儿以睡眠不安、易惊为主要表现,首先考虑为佝偻病。故本题选D。

第2题:

91~93 题共用题干

10个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1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儿生后一直母乳不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儿到门诊就诊时:

第 91 题 体格检查最易发现的阳性体征为( )。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儿,5个月。多汗夜惊,烦躁易哭,方颅,前囟2cm×2cm,方颅,形体虚胖。其治疗首选方剂是( )

A、玉屏风散

B、人参五味子汤

C、牡蛎散

D、四君子汤

E、八珍汤


参考答案:B

第4题:

6个月小儿,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3.5cm大小,体检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

该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
A.血钙增高
B.血磷增高
C.钙磷乘积稍低增高
D.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高
E.X线检查干骺端呈毛刷样

答案:D
解析:
血清25(OH)D(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D(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第5题:

共用题干
6个月小儿,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cm*3.5cm,体检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

该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
A:血钙增高
B:血磷增高
C: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D:PTH降低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
题干所述各项均为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且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患儿。初期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PTH升高。治疗方面应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日口服维生素D2000~5000IU,连服4~6周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用预防量400IU/d维持。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应给予维生素D20~30万IU肌内注射,3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维持。

第6题:

下列各题共用题干 10个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1 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儿出生后一直母乳不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儿到门诊就诊时。 {TS}体格检查最易发现的阳性体征为

A.皮肤弹性差

B.皮下脂肪明显减少

C.体检正常

D.方颅,前囟大,乳牙未萌

E.双下肢淤点,淤斑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儿男,10个月。平时少晒太阳,近2个月来烦躁、易哭、多汗;查体见方颅,前囟3cm,肋骨串珠;碱性磷酸酶升高。针对病情,下列哪项护理是错误的

A、合理添加辅食

B、多晒太阳

C、使用维生素D

D、进行站立、行走等锻炼

E、加强皮肤护理


参考答案:D

第8题:

患儿,6个月。混合喂养,未加辅食。睡眠不安,易惊,多汗,二便正常。检查:未见骨骼异常。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结核感染

B、营养不良

C、佝偻病活动早期(初期)

D、佝偻病恢复期

E、正常儿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儿,女,10个月,以夜间睡眠不安、多汗、易惊来诊。生后一直人工喂养,未添加鱼肝油及其他辅食,平素体弱,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查体:有枕秃和方颅,前囟大,尚未出牙,其他无异常。辅助检查:血钙、血磷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示临时钙化带消失。请问该患儿处于佝偻病的

A.活动期
B.前驱期
C.恢复期
D.缓解期
E.后遗症期

答案:A
解析:
该患儿10个月,有骨骼改变(枕秃和方颅),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示临时钙化带消失,均提示该患儿处于佝偻病的活动期。

第10题:

患儿,5个月。多汗夜惊,烦躁易哭,方颅,前囟2cm×2cm,方颅,形体虚胖。其治疗首选方剂是( )

A.玉屏风散
B.人参五味子汤
C.牡蛎散
D.四君子汤
E.八珍汤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