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为28日,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完全消失,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题目
单选题
月经周期为28日,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完全消失,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A

第1日左右

B

第14日左右

C

第18日左右

D

第20日左右

E

第22日左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宫颈黏液涂片干燥光镜下见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应出现在正常月经周期中的

A.增生早期

B.增生中期

C.排卵期

D.分泌早期

E.分泌中期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性.27岁。月经周期为28天,现在是月经干净后第8天。宫颈黏液涂片检查结果是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表明其所处的阶段为

A、月经期

B、月经前

C、排卵后

D、已妊娠

E、接近排卵


参考答案:E

第3题:

月经周期为28日,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完全消失,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A、第1日左右

B、第14日左右

C、第18日左右

D、第20日左右

E、第22日左右


参考答案:E

第4题:

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宫颈黏液开始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相当于在其周期的

A.第6~7天

B.第9~10天

C.第13~14天

D.第15~16天

E.第17~20天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方面的知识。在月经周期中,子宫颈也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宫颈黏液的变化。月经过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子宫颈黏液的分泌量也少。随激素水平不断增高,宫颈黏液分泌量也逐渐增多,并变得稀薄透明,有利于精子通行。至排卵前黏液拉丝可长达10cm以上。取黏液涂于玻片,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于月经周期的第6~7天即可出现,至排卵前最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减少,变混浊黏稠,拉丝易断,不利于精子通过,涂片干后,可见成排的椭圆体。

第5题:

宫颈黏液出现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在正常月经周期中的()。

A、增生期早期

B、增生期中期

C、增生期晚期

D、排卵期

E、分泌期早期


正确答案:D

第6题:

雌激素使宫颈黏液分泌增生,并变得

A.稀薄,涂片中出现典型的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B.稀薄,涂片中不出现典型的单齿植物叶状结晶

C.黏稠,涂片中不出现典型的单齿植物叶状结晶

D.黏稠,不再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E.黏稠,涂片中出现典型的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正确答案:A

第7题:

关于生殖系统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说法不恰当的是

A、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增厚,表层细胞出现角化

B、在孕激素作用下,可见大量的中层细胞脱落

C、宫颈黏液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和水分,因此排卵期黏液稀薄、量多

D、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8~9天,第25天左右完全消失

E、宫颈黏液少、变稠,涂片出现椭圆小体,提示有排卵


参考答案:BD

第8题:

女,50岁,月经周期紊乱2年,现停经40日,基础体温单相,宫颈黏液呈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应是

A、增殖期图像

B、分泌期早期图像

C、分泌期中期图像

D、分泌期晚期图像

E、萎缩型图像


参考答案:A

第9题:

符合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特点的是

A、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频发

B、基础体温单相型

C、经前宫颈黏液检查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D、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

E、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


参考答案:E

第10题:

符合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特点的是

A.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频发
B.基础体温单相型
C.经前宫颈黏液检查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D.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
E.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

答案:E
解析: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有排卵,但黄体萎缩过程延长,造成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刺激,不能如期完整脱落。因此表现为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呈双相型。而经前宫颈黏液涂片检查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提示无排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