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计算剩余权益收益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A 剩余权益收益=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B 剩余权益收益=净经营收益-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C 剩余权益收益=平均权益市场价值×(权益净利率-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D 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题目
单选题
下列计算剩余权益收益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A

剩余权益收益=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

B

剩余权益收益=净经营收益-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C

剩余权益收益=平均权益市场价值×(权益净利率-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

D

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东方公司有-个投资中心,预计今年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为480万元,平均经营资产为2500万元,平均投资资本为1800万元。投资中心要求的税后报酬率(假设等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目前还有-个投资项目现在正在考虑之中,该项目的平均投资资产为500万元,平均投资资本为300万元,预计可以获得部门税前经营利润80万元。 预计年初该投资中心要发生1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估计合理的受益期限为4年。没有其他的调整事项。 东方公司预计今年的平均投资资本为2400万元,其中净负债800万元,权益资本1600万元;利息费用80万元,税后利润240万元;净负债成本(税后)为8%,权益成本为12.5%。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0%。 要求: (1)从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的角度分别评价是否应该上这个投资项目; (2)回答为了计算经济增加值,应该对税前经营利润和平均投资资本调增或调减的数额; (3)从经济增加值角度评价是否应该上这个投资项目; (4)计算东方公司今年的剩余权益收益、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 (5)说明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经营资产×100% 
如果不上这个项目,投资报酬率=480/2500×100%=19.2% 
如果上这个项目,投资报酬率=(480+80)/(2500+500)×100%=18.67% 
结论:不应该上这个项目。 
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报酬率 
如果不上这个项目,剩余收益=480-2500×9%/(1-25%)=180(万元)
如果上这个项目,剩余收益=(480+80)-(2500+500)×9%/(1-25%)=200(万元) 
结论:应该上这个项目。 
(2)按照经济增加值计算的要求,该100万元研发费应该作为投资分4年摊销,每年摊销25万元。但是,按照会计处理的规定,该100万元的研发费全部作为当期的费用从营业利润中扣除了。所以,应该对税前经营利润调增100-25=75(万元),对年初投资资本调增100万元,对年末投资资本调增100-25=75(万元),对平均投资资本调增(100+75)/2=87.5(万元)。 
(3)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的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平均投资资本 
如果不上这个项目,经济增加值=(480+75)×(1-25%)-(1800+87.5)×9%=246.38(万元)
如果上这个项目,经济增加值=(480+75+80)×(1-25%)-(1800+87.5+300)×9%=279.38(万元)
结论:应该上这个项目。 
(4)剩余权益收益=税后利润-平均权益资本×权益成本=240-1600×12.5%=40(万元)净经营资产要求的净利率=8%×800/2400+12.5%×1600/2400=11% 
剩余经营收益 
=(税后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平均投资资本×净经营资产要求的净利率 
=[240+80×(1-20%)]-2400×11%=40(万元)
剩余净金融支出 
=税后利息费用-平均净负债×净负债要求的收益率 
=80×(1-20%)-800×8%=0(万元)
(5)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一是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二是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一是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二是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第2题:

下列关于利用剩余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剩余权益收益概念强调应扣除会计上未加确认但事实上存在的权益资本的成本

B.公司赚取的净利润必须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才算是获得了剩余收益

C.剩余收益为负值,则摧毁了股东财富

D.剩余收益指标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不易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正确答案:D
D
 剩余收益的计算要使用会计数据,包括收益、投资的账面价值等。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低劣,必然会导致低质量的剩余收益和业绩评价。

第3题:

剩余权益收益等于( )。 A.净收益一权益投资应计成本 B.净收益一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C.权益净利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一权益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 D.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一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


正确答案:ABD
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一权益投资应计成本=净收益一权益投资要求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一权益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一权益投资人要求报酬率)。

第4题:

评估承租人权益价值时,收益法估价参数确定正确的有( )。

A.收益期应为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
B.收益期应为经济寿命减去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
C.净收益应为合同租金减去运营费用
D.净收益应为市场租金减去运营费用
E.净收益应为市场租金减去合同租金

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净收益测算应注意的问题。评估承租人权益价值的,收益期为剩余租赁期限,净收益为市场租金减去合同租金。

第5题:

甲公司的平均净负债800 万元,平均股东权益1200 万元,税后经营净利润340 万元,税后财务费用50 万元。如果债权人要求的税后报酬率为8%,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10%,甲公司的剩余权益收益为( )万元。

A.142
B.156
C.170
D.220

答案:C
解析:
剩余权益收益=340-50-1200×10%=170(万元)。

第6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上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权益净利率为19%,税后利息率为6%(时点指标按照平均数计算); (2)平均总资产为150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20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5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7500万元。 (3)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4)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10%; (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上年的平均净负债、税后利息费用、税后经营利润; (2)计算A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4)计算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上年初发生了1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计入了当期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费用资本化,估计合理的受益期限为4年。 (6)回答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1)平均净负债 
=15000—2000—500—7500=5000(万元)
 【提示】平均净负债=平均净经营资产一平均股东权益=平均经营资产一平均经营负债一平均股东权益其中:平均经营资产=平均总资产一平均金融资产 
税后利息费用=6%×5000=300(万元)净利润=7500×19%=1425(万元)
税后经营利润=1425+300=1725(万元) 
(2)平均净经营资产 
=5000+7500=12500(万元)
平均净负债的比重=5000/12500=—0.4平均股东权益的比重=10.4=0.6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5%×0.6+10%×(1—25%)×0.4=12%
(3)剩余经营收益 
=1725—12500×12%=225(万元)剩余净金融支出 
=300—5000×10%×(1—25%)=-75(万元)
剩余权益收益 
=1425—7500×15%=300(万元) 
或:剩余权益收益=225-(-75)=300(万元)
(4)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2%×0.6+10%×(1—25%)×0.4=10.2%
(5)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 
=1725+75×(1-25%)=1781.25(万元)调整后平均投资资本 
=12500+87.5=12587.5(万元)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1781.25-12587.5×10.2%=497.33(万元)
【提示】按照经济增加值计算的要求,该100万元研发费应该作为投资分4年摊销,每年摊销25万元。但是,按照会计处理的规定,该100万元的研发费全部作为当期的费用从税前经营利润中扣除了。所以,应该对税前经营利润调增100-25=75(万元),对年初投资资本调增100万元,对年末投资资本调增100—25=75(万元),对平均投资资本调增(100+75)/2—87.5(万元)。 
(6)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缺点: 
优点:①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 
②剩余收益指标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可以更好地协调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缺点:①剩余收益是绝对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 
②剩余收益的计算要使用会计数据,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缺点: 
优点:①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②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缺点:①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指标,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②对如何计算经济增加值缺乏统一的规范,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第7题:

A公司2012年的财务报表资料如下:(2)A公司2011年的相关指标如下表。表中各项指标是根据当年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期末数与利润表中有关项目的当期数计算的。(3)计算财务比率时假设:“货币资金”全部为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不收取利息;“应付票据”等短期应付项目不支付利息;“长期应付款”不支付利息;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全部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没有金融性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 (4)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l2%,税后净负债成本为7%。2012年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1%,要求的目标税后净负债成本为7%。 要求: (1)计算2012年和2011年的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和税后经营净利润。 (2)计算2012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税后利息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为简化起见取自资产负债表的数取期末数)。 (3)对2012年权益净利率较上年变动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依次计算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的变动对2012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4)如果A公司2012年要实现权益净利率为21%的目标,在不改变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5)计算2012年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权益收益和剩余净金融支出(取自资产负债表的数取平均数)。 (6)计算A公司2012年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2年末发生研发支出3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研发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正确答案:

【答案】
(1)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和税后经营净利润。
①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一经营负债
2012年净经营资产=(515—15)一(315—220)=500—95=405(万元)
2011年净经营资产=(431—31)一(231—135)=400—96=304(万元)
【解析】

第8题: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收益等于().

A、合并净收益乘以少数股东权益比率

B、子公司的净收益

C、母公司的净收益减子公司的净收益

D、子公司的净收益乘以少数股东权益比率


正确答案:D

第9题: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0年A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3)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


(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4)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A公司税后经营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A公司净利润=495-236*(1-25%)=318(万元)A公司净经营资产=(5200-100)-100=5000(万元)A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100%=9.9%A公司权益净利率=318/2000*100%=15.9%


(2)A公司税后利息费用=236*(1-25%)=177(万元)A公司净负债=5000-2000=3000(万元)A公司剩余净金融支出=177-3000*8%*(1-25%)=-3(万元)A公司剩余权益收益=318-2000*15%=18(万元)A公司剩余经营收益=18+(-3)=15(万元)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000/5000)+8%*(1-25%)*(3000/5000)=8.4%A公司调整后税后经营净利润=495+200*(1-25%)=645(万元)A公司调整后净经营资产=5000+200/2=5100(万元)A公司披露的经济增加值=645-5100*8.4%=216.6(万元)


(4)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


优点:


(1)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


(2)有利于防止次优化。


缺点:


(1)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


(2)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


优点:


(1)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2)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


缺点:


(1)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2)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


第10题:

评估承租人权益价值时,收益法估价参数确定正确的有( )。

A、收益期应为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
B、收益期应为经济寿命减去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
C、净收益应为合同租金减去运营费用
D、净收益应为市场租金减去运营费用
E、净收益应为市场租金减去合同租金

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收益法估价参数。评估承租人权益价值的,收益期为剩余租赁期限。评估承租人权益价值的,净收益为市场租金减去合同租金。参见教材P240、254。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