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题目
单选题
关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最后引起靶细胞溶解

B

需要补体参与

C

需要Mφ和NK细胞参与

D

有致敏淋巴细胞参与

E

由IgG和IgM介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型、Ⅱ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D
Ⅳ型超敏反应致敏T细胞的效应阶段时,致敏Thl细胞可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与活化的巨噬细胞所释放的溶酶体酶以及致敏CTL联合作用,共同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超敏反应性炎症。

第2题:

关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最后引起靶细胞溶解

B、需要补体参与

C、需要 Mφ和NK细胞参与

D、有致敏淋巴细胞参与

E、由IgG和IgM介导


参考答案:D

第3题:

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型,Ⅱ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C

第4题:

以下哪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

A.I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V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C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是病人体内产生抗核抗体.与核物质如DNA等形成免疫复合物,随血流沉积到机体的多个部位.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炎症损伤。

第5题:

关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B、由IgE介导的超敏反应

C、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D、肾上腺素治疗有效

E、多在接触变应原48小时后发生


参考答案:E

第6题:

关于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发病与A群链球菌感染有关

B、发病机制可能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

C、发病机制可能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

D、患者血清抗O抗体升高

E、病灶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链球菌可作为诊断指标


参考答案:E

第7题: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不需要补体参与

B、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和细胞变性桂坏死的炎症

C、导致组织损伤

D、接触变应原6小时内发病

E、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基础


参考答案:D

第8题:

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Ⅱ型超敏反应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接触变应原6小时内发病

B、不需要补体参与

C、导致组织损伤

D、为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和细胞变性坏死的炎症

E、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基础


参考答案:A

第10题:

以下哪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D
我国(1987)SLE诊断标准:①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②日光过敏;③口腔溃疡;④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⑤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⑥肾脏病史;⑦神经系统损害(癫痫或精神、神经症状);⑧血液学异常(白细胞4×109/L和(或)血小板<80x109/L和(或)溶血性贫血);⑨狼疮细胞和(或)抗dsDNA抗体阳性;⑩抗8m抗体阳性;⑾免疫荧光抗核抗体阳性;⑿狼疮带试验或肾活检阳性;⒀C3补体低于正常。13项中符合4项者即可诊断SL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