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货船根据批准图纸和审图意见要求船舶的满载吃水不应超过6.30m,拟勘划的夏季载重线为2320mm,船舶的型深为:8

题目
单选题
某新建货船根据批准图纸和审图意见要求船舶的满载吃水不应超过6.30m,拟勘划的夏季载重线为2320mm,船舶的型深为:8.60m,甲板板厚为20mm,在测量船舶型深时发现左舷的型深误差为-8mm,右舷的型深误差为+6mm,这时甲板线的划定应如何处理:()
A

以左右舷的型深测量的平均值来勘划甲板线

B

以理论型深值来勘划甲板线

C

以左舷的型深的测量值来勘划甲板线

D

以右舷的型深的测量值来勘划甲板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船舶满载时最大的吃水线称为()。

  • A、航线
  • B、船舶载重线
  • C、秋季载重线
  • D、春季载重线

正确答案:B

第2题:

对于不能确定船舶建造地点的图纸,下列满足审图意见书的要求的是()

  • A、标明审图依据、批准日期、审图批准机关名称、联系方式;
  • B、标明审图登记号或标识号;
  • C、审图机构的图纸初审、复审人员及图纸批准人员签名;
  • D、经批准的图纸必须为无保留意见或无遗留缺陷的图纸。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对营运海船进行初次检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船长≥65m的船舶,申请人应提交装载手册有船舶检验机构审核批准;
  • B、 设备检验可按换证检验要求进行即可;
  • C、 按照批准的干舷计算书和载重线标志图,对船舶两舷的甲板线和载重线标志进行现场校核,除校核尺寸外,还应注意相关字母的正确标识;
  • D、 对于客船,分舱载重线可勘划在船舶按载重线要求勘划的最深季节载重线以上。

正确答案:C

第4题:

内河船舶载重线证书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 A、按规定检验和勘划载重线标志。
  • B、船舶的稳性、结构强度和破舱稳性(如有要求时)应满足要求。
  • C、备有规定的内河船舶载重线证书或免除证书。
  • D、内河船舶载重线证书或免除证书长期有效。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依据《船舶建造重要日期记录管理规定》,某新建船舶申请第I阶段船舶建造重要日期确认,应提交以下资料:()

  • A、拟登记港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核准的船舶名称核准书复印件
  • B、船舶建造技术合同副本
  • C、经批准的船舶设计图纸清单、审图意见书和审图交换意见备忘录
  • D、《船舶建造重要日期确认书(格式I)》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一新造投入营运的沿海航区船舶,在变更检验机构后初次检验时发现,其勘画载重线时仅勘画了淡水干舷,而船检批准图纸中,夏季、热带及其相应的淡水宽限干舷值都有。 验船师在检验时应提出以下要求:()

  • A、可不做变更,但应在检验报告等文件中注明
  • B、按要求增加勘划夏季、热带及热带淡水干舷
  • C、审核干舷计算书并核定载重线标志
  • D、可根据需要,只增加夏季干舷,其他不予勘划

正确答案:B,C

第7题:

海上航行船舶如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是勘划在相当或低于根据本篇所核定的最小干舷相应的夏季载重线位置时,可仅勘划淡水载重线。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某新建货船根据批准图纸和审图意见要求船舶的满载吃水不应超过6.30m,拟勘划的夏季载重线为2320mm,船舶的型深为:8.60m,甲板板厚为20mm,在测量船舶型深时发现左舷的型深误差为-8mm,右舷的型深误差为+6mm,这时甲板线的划定应如何处理:()

  • A、以左右舷的型深测量的平均值来勘划甲板线
  • B、以理论型深值来勘划甲板线
  • C、以左舷的型深的测量值来勘划甲板线
  • D、以右舷的型深的测量值来勘划甲板线

正确答案:C

第9题: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5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中,载重量系指

  • A、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相当于所勘划的夏季载重线的排水量与空载排水量之差。
  • B、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吃水到达所勘划的夏季载重线时的货物重量。
  • C、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相当于所勘划的热带载重线的排水量与空载排水量之差。
  • D、船舶在相对密度为1.025的海水中,吃水到达所勘划的热带载重线时的货物重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各类船舶勘划载重线目的是规定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航行时船舶的:()。

  • A、最小吃水及最小干舷
  • B、最大吃水及最大干舷
  • C、最小吃水及最大干舷
  • D、最大吃水及最小干舷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