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

题目
单选题
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
A

Hb含有Fe2+

B

Hb含有血红素

C

Hb能与二氧化碳结合和解离

D

Hb属于变构蛋白

E

Hb能与氧结合和解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

A.Hb含有Fe2+

B.Hb含四条肽链

C.2,3-DPG的存在

D.Hb属于变构蛋白


正确答案:D

第2题:

A.S形
B.双曲线
C.氢键、盐键、疏水键和二硫键
D.α-螺旋
E.加热

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是( )

答案:A
解析:

第3题:

血液中HbO2量与Hb总量之比称为

A.P50

B.血氧饱和度

C.氧解离曲线

D.Bohr效应

E.HbO2解离曲线


正确答案:B
血液中HbO2量与Hb总量之比称为血氧饱和度。若以PO2值为横坐标,血氧饱和度为纵坐标作图,求得血液中HbO2的O2解离曲线,称为HbO2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达到50%时相应的PO2称为P50。

第4题:

氧解离曲线呈S形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有关( )

A.波尔效应
B.
C.Hb的变构效应
D.

答案:C
解析:

第5题:

HbO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

A.Hb含有Fe
B.Hb含有血红素
C.Hb属于变构蛋白
D.Hb能与CO结合和解离
E.Hb能与O结合和解离

答案:C
解析:
一个氧分子与Hb亚基结合后可引起亚基构象变化,称为变构效应,小分子O称为变构剂,Hb 则称为变构蛋白。Hb中第一个亚基与O结合后,促进第二、三亚基与O结合,当前三亚基与O结合后,又大大促进第四亚基与O结合。

第6题:

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

A.Hb含有Fe2+

B.Hb含四条肽链

C.Hb存在于红细胞内

D.Hb属于变构蛋白

E.由于存在有2,3-DPG


正确答案:D
解析:血红蛋白(Hb)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级结构,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氧。Hb能与氧可逆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HbOa占总Hb的百分数称氧饱和度。以氧饱和度为纵坐标,以氧分压为横坐标作图即为氧解离曲线,它反映血液POa与Hb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氧解离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因为Hb属于变构蛋白。S型曲线说明Hb的4个亚基与O2结合时的平衡常数并不相同,而是有4个不同的平衡常数。Hb第1个亚基与O:结合以后,其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亚基间盐键断裂,彼此间的束缚力减小,使Hb分子构象逐渐由紧凑型转变为松散状态,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个亚基与O2的结合,当第3个亚基与O:结合后,又大大促进第4个亚基与O2的结合,这种效应为正协同效应。

第7题:

关于Hb与O2结合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B. 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氧含量
C. HbO2呈鲜红色,氧离Hb呈紫蓝色
D. 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答案:B
解析:

第8题:

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是:

A.氢键、盐键、疏水键和二硫键

B.S形

C.加热

D.双曲线

E.α-螺旋


正确答案:B
Hb的氧离曲线呈S形,即曲线两端较中段斜率较大。【该题针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9题:

血液中HbO2量与Hb总量之比称为

A、P50
B、血氧饱和度
C、氧解离曲线
D、Bohr效应
E、HbO2解离曲线

答案:B
解析:
血液中HbO2量与Hb总量之比称为血氧饱和度。若以PO2值为横坐标,血氧饱和度为纵坐标作图,求得血液中HbO2的O2解离曲线,称为HbO2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达到50%时相应的PO2称为P50

第10题: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呈S形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从氧解离曲线可以看出,氧分压自100毫米汞柱降到80毫米汞柱时,血氧饱和度只下降2%,当氧分压自40毫米汞柱降到20毫米汞柱时,血氧饱和度约下降30%,因此,当血液流经组织时,氧分压降低使HbO2解离,释放出大量O2,可供组织利用;血液流经肺部时,氧分压升高有利于的HbO2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