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急性溶血时外周血象的变化是()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C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D 白细胞计数不变E 不出现有核红细胞

题目
单选题
急性溶血时外周血象的变化是()
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D

白细胞计数不变

E

不出现有核红细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红系代偿增生证据不包括()。

A、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B、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C、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

D、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旺盛

E、骨髓检查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


答案:B

第2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韵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

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


正确答案:D
D。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

第3题: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胞质中可见A.Auer小体

B.小体

C.异型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质中可见A.Auer小体

B.小体

C.异型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多称为A.Auer小体

B.小体

C.异型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Auer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杆状物质,又称棒状小体,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此种小体。

问题 2 答案解析:B
小体是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一般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1~2μm,是胞质局部未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可见于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胞浆中。

问题 3 答案解析:E
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可由于缺乏造血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的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之后。

第4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

A.中性粒细胞5叶核以上者超过3%
B.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
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
D.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
E.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

答案:D
解析:

第5题: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 )

A.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
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
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
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5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核左移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溶血性贫血骨髓代偿性红系细胞增多的表现有

A.骨髓涂片红系比例增高

B.外周血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

C.骨髓涂片粒/红比值增高

D.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白细胞出现的情况是

A、白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白细胞增多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错误的是

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

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健康人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
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
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

答案:D
解析:
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

第10题:

关于白细胞核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 )

A.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
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
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
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

答案:A
解析: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