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

题目
单选题
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的系统为()。
A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B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C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D

传统排水系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雨水管道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水水体

B.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可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利用水体调蓄雨水

C.雨水管宜布置在快车道下,道路宽度大小40m时可在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道

D.在地形平坦地区,雨水干管宜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雨水管渠设计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A.城镇综合径流系数为0.75,无渗透调蓄设施
B.采用年多个样法编制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C.在同一排水系统中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重现期
D.在重要地区的雨水管渠设计中,其折减系数取1

答案:A
解析: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2.2条,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措施,故A项错误。根据规范3.2.3条,在具有1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故B项正确。根据规范3.2.4条,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故C项正确。根据规范3.2.5条,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故D项正确。

第3题:

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的特点有( )。

A.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B.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C.合理布置雨水口,以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

D.设置排洪沟排除设计地区以外的雨洪径流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排涝泵站规模根据( )确定。

A.城市水系格局
B.排涝标准
C.雨水管渠布置
D.服务面积
E.排水分区内调蓄水体调蓄能力

答案:B,D,E
解析:
排涝泵站是城市排涝系统中的主要工程设施,其布局方案应根据排水分区、雨水管渠布置、城市水系格局等因素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即排水能力)根据排涝标准、服务面积和排水分区内调蓄水体调蓄能力确定。

第5题:

下列关于雨水利用系统选型,哪项错误?( )

A.地面雨水宜采用雨水入渗
B.屋面雨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时,雨水经初期径流弃流后可不加水质处理而进入水体
C.大型屋面的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宜采用收集回用系统
D.雨水调蓄排放可削减小区外排雨水径流总量

答案:D
解析:
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4.3.2条,地面雨水宜采用雨水入渗。故A正确。依据规范8.1.3条,屋面雨水水质处理根据原水水质可选择下列工艺流程:屋面雨水一初期径流弃流一景观水体。故B正确。依据规范4.3.8条,大型屋面的公共建筑或设有人工水体的项目,屋面雨水宜采用收集回用系统。故C正确。依据规范4.3.9条,蓄存排放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削减洪峰流量,抑制洪涝。故D错误。

第6题:

某城镇为控制径流污染,计划在雨水管网系统上建设调蓄池,设计调蓄初期5mm的降雨量,汇水面积为500h㎡,综合径流系数为0.55,调蓄池安全系数和排放效率分别取为1.3和0.6。雨后调蓄池排水进入污水管网,当放空时间设定为24h时,计算污水管网增加的流量应为下列哪项?(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第7题:

下列关于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说法中,哪几项不正确?( )

A.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可削减小区外排雨水径流总量
B.雨水调蓄排放系统可削减小区外排雨水径流总量
C.设有景观水体的小区雨水利用应优先考虑用于景观水体的补充
D.小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用于年平均降雨量小于400mm的地区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4.1.1条及其条文解释,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4.3.5条,可知C项错误;根据4.1.3条,可知D项错误。

第8题:

雨水泵站是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将雨水管渠内的天然降水直接向自然水体排放的泵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当雨水径流增大,排水管渠的排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下列哪种设施?( )

A.雨水泵站
B.溢流井
C.调蓄池
D.雨水口

答案:C
解析:
在雨水管道系统上设置较大容积的调节池,暂存雨水径流的洪峰流量,待洪峰径流量下降至设计排泄流量后,再将贮存在池内的水逐渐排出。调节池调蓄削减了洪峰径流量,可较大地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断面尺寸,如果调节池后设有泵站,则可减少装机容量。

第10题: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