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

题目
单选题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
A

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B

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C

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

D

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E

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药物中,处置蛇类咬伤过程中禁忌的药物是

A、吗啡

B、氯丙嗪

C、巴比妥类

D、胰蛋白酶

E、单价抗毒血清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以下药物中,适宜处置蛇类咬伤的药物是

A、箭毒

B、吗啡

C、鲜半边莲

D、胰蛋白酶

E、单价抗毒血清


参考答案:CDE

第3题:

处置蛇类咬伤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

A、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B、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C、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D、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

E、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正确答案:E

第4题: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

A.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B.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C.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
D.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E.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处置蛇类咬伤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蛇毒含有毒性蛋白质、多肽和酶类,是剧毒物,只需极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按其对人体的作用可蛇毒分为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类。毒蛇咬伤的表现有出血、疼痛、红肿,并向躯体近心端蔓延。因此,处置蛇类咬伤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防止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

第5题:

毒蛇咬伤时,应就地进行处置,防止毒液扩散,吸收,并使其迅速排出体外。(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6题: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激措施是

A、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B、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C、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

D、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E、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参考答案:D

第7题: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的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急措施是()

A.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B.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C.在上就上做多个“十”字小切口

D.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E.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刺伤口及周围皮肤


参考答案:D

第8题:

处置蛇类咬伤过程中禁忌的药物是

A、吗啡

B、氯丙嗪

C、胰蛋白酶

D、巴比妥类

E、单价抗毒血清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处置蛇类咬伤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毒液的扩散和吸收,最先实施的应急措施是( )

A:抽吸伤口内的毒液
B:用器械取出残留的毒蛇牙
C:在上就上做多个“十”字小切口
D:用绳索、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
E: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刺伤口及周围皮肤

答案:D
解析:
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防止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每隔15-20min放松带子1-2min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第10题:

以下药物中,适宜处置蛇类咬伤的药物是

A.箭毒
B.吗啡
C.鲜半边莲
D.胰蛋白酶
E.单价抗毒血清

答案:C,D,E
解析:
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有一定作用,它能本分解和破坏蛇毒,从而减轻或抑制病人的中毒症状,新鲜草药也对毒蛇咬伤有疗效,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薹黄、白花蛇舌草等。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有一定的疗效,单价血清疗效可高达9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