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1岁。足底被生锈铁钉刺伤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颈部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该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题目
单选题
男,21岁。足底被生锈铁钉刺伤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颈部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该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

肺部感染

B

心力衰竭

C

咀嚼无力

D

窒息

E

尿潴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外伤后出现颈部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可诊断为破伤风。该病可致强直性收缩伴阵发性痉挛,开始是咀嚼肌,随后依次为面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21岁。足底被生锈铁钉刺伤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颈部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该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肺部感染

B、心力衰竭

C、咀嚼无力

D、窒息

E、尿潴留


参考答案:D

第2题:

男,18岁,1周前被一生锈铁钉扎入足底,伤口较深,现病人表现为牙关紧闭、口角外牵、举额皱眉、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该病人的面部表现是

A.慢性病容

B.急性病容

C.苦笑面容

D.枯槁面容

E.二尖瓣面容


正确答案:C
病例中临床表现及发病诱因符合破伤风的诊断。破伤风患者典型的面部表现是苦笑面容。

第3题:

男,21岁。足底被生锈钉刺伤后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头颈部后仰、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大汗淋漓。该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骨折

B、舌咬伤

C、肺部感染

D、窒息

E、脑疝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28岁。10天前下地干活被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于今日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诊断为破伤风。

患者现在应给予的护理措施是
A.彻底清创缝合
B.彻底清创开放伤口
C.已愈合伤口切开清创
D.清创时不麻醉
E.坏死组织应分次清除

答案:B
解析:
1.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的关键。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的厌氧芽孢杆菌,伤口狭深、缺血、缺氧,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堵塞、引流不畅,细菌可大量繁殖,故选B。解题关键:破伤风是厌氧菌,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关键。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目的是中和游离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早期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抗毒素具有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3.应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①将患者置于单人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室内遮光;②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医护人员说话、走路要低声、轻巧;使用器具时避免发出噪声;③合理、集中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在使用镇静剂后30分钟内完成,以免刺激患者引起抽搐。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患者易发生痉挛,应保持镇静,降低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第5题:

患者男,45岁,因“足底被生锈的铁钉刺伤”就诊,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患者诉一周前使用过破伤风抗毒素(TAT),TAT过敏试验阳性,引起该患者发生过敏的特异性抗体是()。

A.lgA
B.lgC
C.lgG
D.lgE
E.lgM

答案:D
解析:
过敏反应原理: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从而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使B淋巴细胞转变成浆母细胞和浆细胞,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即IgE。IgE黏附于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支气管黏膜等处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及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对抗原处于致敏状态,当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即与之结合,导致这些细胞破裂,释放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休克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故答案选D。

第6题:

患者男,45 岁,因“足底被生锈的铁钉刺伤”就诊,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患者诉一周前使用过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该患者发生过敏的特异性抗体是

A.IgA

B.IgC

C.IgG

D.IgE

E.IgM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者男,28岁。10天前下地干活被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于今日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诊断为破伤风。

注射TAT的目的是
A.中和破伤风游离毒素
B.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与抗体争夺受体
D.免疫抑制
E.清除毒素来源

答案:A
解析:
1.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的关键。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的厌氧芽孢杆菌,伤口狭深、缺血、缺氧,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堵塞、引流不畅,细菌可大量繁殖,故选B。解题关键:破伤风是厌氧菌,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关键。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目的是中和游离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早期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抗毒素具有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3.应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①将患者置于单人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室内遮光;②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医护人员说话、走路要低声、轻巧;使用器具时避免发出噪声;③合理、集中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在使用镇静剂后30分钟内完成,以免刺激患者引起抽搐。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患者易发生痉挛,应保持镇静,降低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第8题:

患者,女性,25岁,5天前不慎被生锈的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12小时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诊断为破伤风。

破伤风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A.尿潴留

B.窒息

C.高热

D.心脏损害

E.脱水,酸中毒


正确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28岁。10天前下地干活被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于今日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诊断为破伤风。

不让家属探视的目的是
A.减少外来刺激
B.方便护理
C.控制患者外出
D.防止并发症
E.防止感染

答案:A
解析:
1.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预防的关键。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的厌氧芽孢杆菌,伤口狭深、缺血、缺氧,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堵塞、引流不畅,细菌可大量繁殖,故选B。解题关键:破伤风是厌氧菌,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关键。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目的是中和游离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早期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抗毒素具有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3.应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①将患者置于单人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室内遮光;②避免各类干扰:减少探视;医护人员说话、走路要低声、轻巧;使用器具时避免发出噪声;③合理、集中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在使用镇静剂后30分钟内完成,以免刺激患者引起抽搐。故选A。解题关键:破伤风患者易发生痉挛,应保持镇静,降低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第10题:


患者男,28岁。因足底被锈钉刺伤后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阵发性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入院后诊断为破伤风。

该患者伤口换药后的敷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高压蒸汽灭菌
B.过氧乙酸浸泡
C.日光曝晒
D.直接丢弃
E.焚烧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