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公司于2005年1月1日购入设备一台,设备价款1500万元,预计期末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按3年计提折旧(均符合税法规定

题目
问答题
东大公司于2005年1月1日购入设备一台,设备价款1500万元,预计期末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按3年计提折旧(均符合税法规定)。该设备于购入当日投入使用。预计能使公司未来三年的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00万元、2000万元和1500万元,经营成本分别增加400万元、1000万元和600万元。购置设备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予以筹措,债券面值总额为1400万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5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10%。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正在考虑是否更新一台设备。该设备于8年前以50000元购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10%;目前可以按10000元的价格卖出,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则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投资额为()元。

A.14000

B.10000

C.9000

D.11000


正确答案:D
年折旧=50000×(1-10%)/10=4500(元),账面价值=50000-4500×8=14000(元),变现损失=14000-10000=4000(元),变现损失抵税=4000×25%=1000(元),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投资额=变现的现金净流量=10000+1000=11000(元)。

第2题:

仁字公司200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价值2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O

B.6.67

C.8

D.4


正确答案:D
2008年12月31日设备的账面价值=20—20/5×3=8(万元),计税基础=20—20×5/15—20×4/15—20×3/15=4(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8—4=4(万元)。

第3题:

A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2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期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 )万元。

A.4.8

B.12

C.7.2

D.4


正确答案:A
解析:2008年12月31日设备的账面价值=20 -20÷5×2=12万元,计税基础=20-20×40% -(20-20×40%)×40%=7.2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2-7.2=4.8万元。

第4题:

某公司于2011年年初购入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1500万元,预计使用3年,预计期末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按3年计提折旧(均符合税法规定)。该设备于购入当日投入使用。预计能使公司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00万元、2000万元和1500万元,经营成本分别增加400万元、1000万元和600万元。购置设备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予以筹措,债券面值为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债券按面值发行,发行费率为2%。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10%。 要求: (1)按一般模式计算债券资本成本率;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3)预测公司未来3年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4)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正确答案:
(1)计算债券资本成本率:
债券资本成本率=[1500×8%×(1-25%)]÷[1500×(1-2%)]=6.12%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每年折旧额=1500/3=500(万元)
(3)预测公司未来3年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2011年息前税后利润=(1200-400-500)×(1-25%)=225(万元)
2012年息前税后利润=(2000-1000-500)×(1-25%)=375(万元)
2013年息前税后利润=(1500-600-500)×(1-25%)=300(万元)
(4)预测该项目经营期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011年净现金流量=225+500=725(万元)
2012年净现金流量=375+500=875(万元)
2013年净现金流量=300+500=800(万元)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1500+725×(P/F,10%,1)×+875×(P/F,10%,2)×+800×(P/F,10%,3)=-1500+725×0.9091+875×0.8264+800×0.7513=483.24(万元)

第5题:

M公司于2000年12月1日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8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与税法规定一致)。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公司从 2003年1月起将该项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假设公司2001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2002年为33%,所得税采用递延法核算,则该设备折旧方法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 ( )万元。

A.-128.64

B.-157.44

C.-163.2

D.-192


正确答案:B
解析:2001年:(800/5-800×2/5)万元=-160万元 2002年:[800/5-(800-800/5×2)×2/5]万元=-32万元 累积影响数=-160万元+160万元×15%-32万元+32万元×33%=-157.44万元

第6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购进并投入使用一台设备,原价为5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该公司按8年的期限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按10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均选用平均年限法。2003年末,公司首次对该设备计提了50000元的减值准备,并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5000元,2004年起仍选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该设备2004年度账面计提的折旧额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之间的差额为 ( )元。

A.1875

B.2500

C.11875

D.12500


正确答案:A

第7题:

仁字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价值2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9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0

B.6.67

C.8

D.4


正确答案:D

第8题:

A公司于2009年3月2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设备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购入后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定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与税法相同),无残值(会计与税法相同),则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 35.1

B.170

C.30

D.140


参考答案:C

第9题:

某公司于2011年年初购人设备一台,设备价款l500万元,预计使用3年,预计期末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按3年计提折旧(均符合税法规定)。该设备于购入当日投入使用。预计能使公司未来三年的销售收入分别增长l200万元、2000万元和1500万元,经营成本分别增加400万元、1000万元和600万元。购置设备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予以筹措,债券面值为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债券按面值发行,发行费率为2%。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10%。

【要求】

(1)按一般模式计算债券资本成本率;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3)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4)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正确答案:
【答案】
(1)计算债券资本成本率
债券资本成本率=[1500×8%×(1-25%)]÷[1500×(1-2%)]=6.122%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每年折旧额=1500/3=500(万元)
(3)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2011年息前税后利润=(1200-400-500)×(1-25%)=225(万元)
2012年息前税后利润=(2000-1000-500)×(1-25%)=375(万元)
2013年息前税后利润=(1500-600-500)×(1-25%)=300(万元)
(4)预测该项目经营期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011年净现金流量=225+500=725(万元)
2012年净现金流量=375+500+=875(万元)
2013年净现金流量=300+500+=800(万元)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1500+725(P/F,10%,1)+875(P/F,10%,2)+800×(P/F,10%,3)
=-1500+725×0.9091+875×0.8264+800×0.7513
=483.1(万元)

第10题:

某公司2011年2月20日购入一台价款为100000元的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则本年的累计折旧额为( )元。


正确答案:
月折旧额=100000?0.8%=800(元), 本年折旧=800?10=800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