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国唐朝《永徽律》中“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中的“本俗法”是指( )A 当事人的本国法B 当事人的住所地法C 当事人的行为地法D 法院地法

题目
单选题
中国唐朝《永徽律》中“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中的“本俗法”是指( )
A

当事人的本国法

B

当事人的住所地法

C

当事人的行为地法

D

法院地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 )。


正确答案:C
元朝婚姻制度的特点就是允许各民族遵行其固有的婚姻习俗成婚。

第2题:

652年完成的《唐律疏议·名例》有“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该条属于国际私法中的、

A、外国人法律地位规范
B、冲突规范
C、统一实体规范
D、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答案:B
解析:
冲突规范是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某一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种法律的规范。《唐律疏议·名例》该条规定了不同相犯者应当适用的法律,故属于冲突规范,B为当选项。

第3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唐代的地方习惯法

B.唐律与明律相比,其对于贼、盗的处罚要轻于明律

C.唐律对自首原则上采免罚主义

D.在唐律,“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属于私罪,实行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15.答案:A 考点:唐律讲解: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化外人(外国人)本国或本地区所适用的法律,而不是唐代的地方习惯法。其它各项的说法均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4题: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条的冲突规范出自()。


正确答案:《永徽律》

第5题:

请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曰:“化外人”,谓藩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 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唐律疏议·名例》


答案: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唐朝作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心,外来学习、经商的人很多,难免发生一些刑事或民事纠纷。为了妥善解决这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唐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其中的“化外人”即指外国人。根据这一规定,凡属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依照该国的法律处理;若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则适用唐朝的法律。这一规定将刑法上的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巧妙结合,在当时世界各国中还是罕见的,既维护了唐王朝的国家主权,又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尊重外国习俗和法律的大国风度,有利于与其他各国的正常交往。

第6题:

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正确答案:C
元朝婚姻制度的特点就是允许各民族遵行其固有的婚姻习俗成婚。

第7题:

(2010年真题)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
解析: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虽然受到儒家礼教纲常的影响,但仍保留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允许依照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行事,而不强求划一。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公元1271年)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汉族禁止“有妻更娶”,但蒙古习惯法《大札撒》却允许蒙古人一夫多妻。此外,蒙古人实行“父兄弟婚”,即子可以收父妾,弟可以收兄妻,兄可以收弟妻。但汉人除了弟收亡兄妻外,上述亲属乱伦或重婚均为法律所禁止。可见,选C项。

第8题:

“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依法律论”,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冲突规范。这条冲突规范出自()。

A.《永徽律》

B.《法国民法典》

C.《巴伐利亚法典》

D.《意大利民法典》


参考答案:A

第9题: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日:“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唐律疏议》卷六《名例》 (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何谓“化外人”?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评价唐律的上述规定?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疏议”与律文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①“化外人”即外国人。依照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的规定,同一国家侨民在中国犯罪,按其本国法律处断,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家侨民相犯或唐朝人与外国人相犯,则按照唐律处理,实行属地主义原则。(5分)②唐律的这一规定体现了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既维护了唐朝的司法主权,也照顾了其他国家的法律习惯。

(2)“疏议”是对律文的解释,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唐律的本条“疏议”既具体解释了“化外人”的概念,明确了律文适用的对象;又对律条所规定的“化外人”有犯的两种情形作了详细的说明,其目的在于阐明律意,以便于准确地适用律文。

第10题:

在确定外国人诉讼行为能力问题上,起支配作用的法律是()

  • A、当事人本国法
  • B、当事人住所地法
  • C、法院地法
  • D、当事人约定的法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