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使用一个4X滤光镜后,其曝光控制为()

题目
单选题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使用一个4X滤光镜后,其曝光控制为()
A

需曝光补偿三级

B

需曝光补偿二级

C

需曝光补偿一级

D

相机会自动补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反相机模式转盘上的M档代表意义是()。

A、自动曝光

B、手动曝光

C、微距

D、人像模式

E、光圈优先


答案:B

第2题:

大部分情况下都被用在普通民用照相机上的自动曝光模式是( )

A.程序自动曝光
B.光圈优先曝光
C.快门优先曝光
D.全息自动曝光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快门先决式,又称为快门优先式、快门先定式,这种自动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响应的光圈。()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4题:

自动曝光的模式有()。

  • A、光圈优先
  • B、快门优先
  • C、程序控制式
  • D、镜头控制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一个滤光镜因数是4X,使用后增加曝光量为()

  • A、不需要增加
  • B、一级光圈
  • C、二级光圈
  • D、三级光圈

正确答案:C

第6题:

让摄影师自己控制所需的最大或最小景深的曝光模式是( )

A.程序自动曝光
B.光圈优先曝光
C.快门优先曝光
D.多点自动曝光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所谓傻瓜相机使用的曝光模式是( )

A.光圈优先式自动曝光
B.快门优先式自动曝光
C.程序式自动曝光
D.手动曝光

答案:C
解析:

第8题:

自动曝光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场景模式;另一种是对曝光可控性相对较大的曝光模式,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等。()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

加用滤光镜后应怎样计算曝光补偿?


正确答案: 大多数滤光镜都能吸收、阻挡部分光线,所以加滤光镜后必须增加曝光,以补偿光线的损失。各种滤光镜都规定有增加曝光量的数值,称为滤光镜因数,通常用数字标示在镜框边上(如红滤光镜边框上刻有“4×”字样),可作为掌握曝光量的参考。按规定,滤光镜因数“2×”代表增加一级曝光量,“4×”增加2级,“8×”增加3级⋯⋯依此类推。也就是说,“2×”代表必须把曝光表所提供的光圈开大一级,或者把曝光时间加倍(例如用1/125秒代替曝光表所指示的1/250秒)。计算曝光补偿最简单的方法是,光圈不变,用滤光镜因数乘未加滤光镜时的快门速度,所得快门速度值与原有光圈值,即为加滤光镜后的准确曝光组合。如原曝光组合为光圈f8,快门速度1/500秒,加绿滤光镜,其因数为“4×”,应得快门速度为1/500×4=1/125秒,这样F8,1/125秒就是补偿了曝光量以后的曝光组合,若快门速度不变,求曝补偿的光圈值,则需求以2为底数,以滤光镜因数为真数的对数,如今因数为N,光圈值为b,其数学表达式则log2N=b,b可以通过查对数表求得。当两个滤光镜合用时,其曝光因数是两滤光镜因数相乘而不是相加。如红色滤光镜(25A)因数为“8×”,偏振镜因数为“3×”,两镜合用,其因数为8×3=24,须增加曝光量log224=4(1/2)级。也有的滤光镜不用因数计算,而采用增加曝光级数的方法。如我国生产的海鸥系列滤光镜,是根据级数数字直接调整光圈或曝光时间,如数字为“1”,使用时应增加一级曝光时间(或开大一级光圈),依此类推。
有的滤光镜没有因数标志,可采用试验的方法加以测定,试验方法是,先不加滤光镜,以正常感光拍一张底片,然后加上滤光镜,先后用开大一级光圈和开大两级光圈各拍一张,即可找出这片滤光镜的因数。

第10题:

光圈优先式、快门优先式自动曝光模式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光圈优先式曝光便于控制景深,拍摄时摄影者可以集中精力操作光圈,获得虚实程度符合要求的背景,而快门时间可有照相机在一定范围自动调定;
快门优先式曝光适合拍摄动体,拍摄时摄影者可以全神贯注控制快门时间,使被摄主体被凝住,而光圈可由照相机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