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行深度和宽度的修正
需要进行深度和宽度的修正
不必进行深度修正,但需要进行宽度修正
不必进行宽度修正,但需要进行深度修正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A、地基承载力的最小值
B、地基承载力的最大值
C、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地基承载力极限值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按()项确定。()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相应的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了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A、岩基载荷试验B、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C、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乘以折减系数D、对黏土质岩可采用天然湿度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单选题确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 )不合理。()A 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B 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C 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D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多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下列()不符合规范规定。()A岩石地基载荷试验确定B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乘以折减系数C黏土质岩可采用天然湿度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D破碎的岩石地基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确定,且进行深度宽度修正
填空题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相应的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选题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规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C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性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 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单选题试问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述何种方法确定?( )A 桩间土的荷载试验结果B 增强体的荷载试验结果C 复合地基的荷载试验结果D 本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填空题采用载荷试验时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当曲线上有()时取该()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极限荷载()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选题确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 )不合理。A 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B 采用单桩荷载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C 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D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荷载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