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说出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我国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而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2.48分析我国干旱灾害的分布和原因。
学生归纳总结:
分布: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原因: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而降水量较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少。
【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阅读图2.48分析我国其他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寒潮灾害、台风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发生的原因。
学生交流:
我国的暴雨洪涝多发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地区,成因: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我国的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是东南沿海,成因:台风从低纬度的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的影响。寒潮影响较为频繁的地区是华北、西北。
【迁移提升】结合寒潮影响的范围图分析:寒潮对我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的影响较小的原因
【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寒潮对青藏高原的影响较小的原因:海拔高;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的原因:北部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对海南省的影响小原因:海南省纬度低。
(二)引导学生阅读图2.48分析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的分布地区以及发生的原因。
自主学习完成:
①完成下列表格:
②完成活动1、2题。(学生交流)
③学生交流活动第3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①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原因: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原因:地形崎岖,多山,坡陡,相对高度大,降水历时长,多暴雨。
【迁移提升】学生阅读新闻材料“2013年7月全国因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千亿元”并思考。
【能力提升】总结:我国自然灾害总体的特征以及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
(3)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