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A 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B 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C 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D 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E 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
A

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

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

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

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

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A、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A、动态心电图

B、冠状动脉造影

C、超声心动图

D、胸片

E、腹部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可能为A、左主干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

D、左前降支或对角支

E、左主干或左前降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

  • A、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B、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C、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D、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E、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正确答案:A

第3题:

正常男性心肌灌注显像上,容易出现的是

A、前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B、侧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C、下后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D、间壁局部放射性稀疏

E、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C

第4题:

单选题
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的表现可以是()。
A

心肌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

门控心肌显像局部室壁运动下降

C

心肌负荷显像心腔有扩大

D

以上都是

E

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的表现可以是()

  • A、心肌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B、门控心肌显像局部室壁运动下降
  • C、心肌负荷显像心腔有扩大
  • D、以上都是
  • E、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D

第6题:

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的表现可以是

A.心肌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以上均正确
C.心肌负荷显像心腔有扩大
D.门控心肌显像局部室壁运动下降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

第7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E、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前壁室壁瘤形成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心肌病

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单选题
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是(  )。
A

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

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

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

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

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劳力型心绞痛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该患者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心肌灌注显像应表现为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

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

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

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

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

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