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在会面时,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近平在这里强调的是()。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D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题目
单选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在会面时,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近平在这里强调的是()。
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D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靠、相互贯通的矛盾对立统一性,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表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项不选。C项中,矛盾双方相互分离说法错误。D项中,题干内容没有体现矛盾斗争性的作用,D项不选。故本题参考答案选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矛盾双方互不联系

C、矛盾双方互相对立

D、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E、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参考答案:ADE

第2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正确答案:C
C[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为: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故C项正确。

第3题: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C、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难点及理由(9分),并设计突破这一难题的教学策略。(17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案:
解析:
【教学难点】矛盾含义的理解及运用(9分)
这是因为:
(1)“矛盾”是第九课的基本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了矛盾的含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法,才能将其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
(2)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会运用,对于学生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矛盾”概念很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因此,“矛盾含义的理解及运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策】(17分)
教学过程:(导入)随便说出几组常见反义词.观察二者关系一引出矛盾概念一用术语再分析两组反义词一以“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为例进行分析,避免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仅仅理解为反义词的关系一讲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一用所学观点讨论分析“诚实”与“说谎(欺骗)”一小结,布置作业。策方法:
(1)比较鉴别法
俗话说得好,“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平时容易混淆或搞错的概念和问题放在一起,认真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正确地将两者区分开来。
(2)形象比喻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既化解教学难点,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都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听起来仍像雾里看花一样,模模糊糊,一片混沌。如果教师能作一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学生就可能豁然开朗,使问题迎刃而解,不但省力而且有效,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
(3)分解综合法
对那些概念中套概念、问题中含问题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分解综合法将其突破。具体做法是:先将教学难点按内容要求划分几个层次,然后逐层进行剖析,搞清每一层次的含义,最后再综合起来讲解。例如,关于承担责任的内容是一个教学难点。内容较为抽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选择一些名人典型材料加以例证,但由于远离学生生活与实际,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没有亲身体验,也就很难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强化感受,激发学生情感,才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成语典故法
成语典故经过千锤百炼,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性。如果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用一些恰当的成语典故,对化解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当然,处理疑难问题的方法很多,除了上面列举的几种方法以外,还可用讨论法、参观访问法、实物演示法、电脑模拟法等多种方法。总之,疑难问题多种多样,化解疑难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认真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

第5题: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近平就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让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提出的意见是( )

  

A.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B.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

D.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A,B,C,D
解析: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近平就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让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提出: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答案选ABCD.

第6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A. 朱立伦
B. 马英九
C. 连战
D. 蔡英文


答案:B
解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7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意见: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8题: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在会面时,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近平在这里强调的是()。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 D、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