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举办“教工好声音”歌唱比赛,赛后参赛者预测比赛结果。张老师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李老师也能获奖。”李老师说:“

题目
单选题
学校工会举办“教工好声音”歌唱比赛,赛后参赛者预测比赛结果。张老师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李老师也能获奖。”李老师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刘老师也能获奖。”刘老师说:“如果田老师没获奖,那么我也不能获奖。”比赛结果公布后发现,上述三位老师说得都对,并且上述四位老师中有三位获奖。由此可以推出没有获奖的是(  )。
A

张老师

B

李老师

C

刘老师

D

田老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 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人能考上清华。” 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因此。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另一个不成立。又由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涌考上了清华。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D项为真。

第2题:

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在同一所大学教语文、数学和外语,按规定每人只担任其中一门课,而且李老师上课全部用汉语外语老师是该校一个学生的舅舅张老师是女教师,他的女儿考大学之前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请判定他们各自上的课程是()

A. 李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B. 王老师上语文,李老师上外语,张老师上数学
C. 张老师上语文,王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D. 王老师上语文,张老师上外语,李老师上数学

答案:C
解析:
由(1)可知李老师不上外语;由(2)可知外语老师是个男老师,结合“张老师是女教师”可推出,张老师不是外语老师,故外语老师是王老师;同样由(3)可知,张老师不是数学老师,鼓掌老师是语文老师,咯老师是数学老师。故答案为C。

第3题:

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的2倍。”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丙的3倍。”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甲的一半”。问此书的价格为多少元?

A.25

B.30

C.40

D.45


正确答案:D
设甲的钱数为x元.则乙的钱数为(x+16)÷2=(0.5x+8)元.丙的钱数为(0.5x-3)元。故0.5x+8+3=3x(0.5x-3)。解得x=20。则乙的钱数为0.5×20+8=18元,丙的钱数为0.5×20—3=7元。此书的价格为20+18+7=45元。

第4题:

“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D.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得分 评卷人


答案:C
解析:
“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专家点拨:逻辑推理中的结论推断试题,所选择的结论是必然能够推出的,条件不足不能必然推出的不选。

第5题: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人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答案:E
解析:

第6题:

班主任开班会时跟同学们说:“我们学校要组织歌唱比赛,哪些同学比较擅长唱歌呀”
“我擅长唱歌,”李红说.“我还在少儿卡拉0K大赛中得过奖呢!”
“我也想参加,我妈妈说我唱歌很好。”杨毅回答说。
张兰站起来说:“李红能唱好,我也能唱好。”
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说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成败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信息
D.归因方式

答案:A,B,C
解析:
材料中李红从以往经历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己可以做好,这体现了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杨毅从母亲的言语信息中得到鼓励,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体现了言语信息的影响。张兰认为别人能做好我也能做,体现了替代性经验的影响。

第7题:

四位球迷在某球赛的晋级赛开始之前对几个队伍的赛况进行预测,他们比较关注其中的两支球队,分别作了如下预测:方某说:如果甲队不能晋级,那么乙队也不能晋级。白某说:不管甲队能不能晋级,乙队都不能晋级。夏某说:乙队能晋级,但甲队不能晋级。邓某说:我看这几支球队都不能晋级。比赛结果证明,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预测是正确的。根据上述情况,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白某预测是正确的
B.邓某预测是正确的
C.如果甲队能够晋级,那么方某的预测是正确的
D.如果甲队不能晋级,那么方某的预测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有若干论断及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题。第二步,找关系。(1)?甲推出?乙。(2)?乙。(3)乙且?甲。(4)所有球队都不能晋级。(1)和(3)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有一假。第三步,看其余。由于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预测是正确的,所以(2)和(4)都是假的。再由(2)为假,可以推出乙队晋级了;由(4)为假,可以推出有些球队晋级了。C项:“如果甲队能够晋级”,那么(3)为假,根据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预测是正确的,(1)就为真,即“方某的预测是正确的”,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由(2)和(4)都为假,即白某和邓某的预测都是错误的,排除A项和B项。D项,“如果甲队不能晋级”,并且从题干中推出了乙队晋级了,证明(3)为真话,又根据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1)为假,即方某的预测是错误的,排除。

第8题:

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说:丁将得第1。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正确答案:D
分析推理类题目。由题干无法直接得出预测错误的是谁,需使用假设法或代入法解题。此题用代入法需要一一验证每人的预测是否正确,故采用假设法相对容易。假设A预测错误,则甲不是第4。根据只有一个人预测错误可知,B、C、D三人的预测为真。因此,乙、丙、丁也都不是第4,则没人第4.假设不成立。所以A预测正确,甲第4,排除A、B、C三项,故答案选D。

第9题:

案例:
上课铃声一响,李老师大声说“Hello everyone!”学生们齐声喊“Hello teacher!”接着,李老师又说:“来,往前一点”(依然是没有集合整队)。然后李老师举起两手分别拿着的沙瓶,走到学生们面前摇晃着说:“声音好听吗?”学生们回答说:“好听!”李老师接着说:“把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好不好?”下达“开始!”的命令后,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在体育馆的一定范围内玩起了摇晃沙瓶的活动。音乐响起,李老师带领学生们边摇边走动并站成了四列横队,李老师此时下达的口令是“请同学们站成四路横队!”接着李老师又说:“散一散,再散一散”,目的是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于进行沙瓶操练习。可是,这个时候李老师用的口令是“散一散,再散一散”。
问题:
(1)准备活动组织是否安全?为什么?
(2)口令是否规范、正确?举例说明。
(3)本课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学习?


答案:
解析:
【知识点】口令规范,准备活动的教学安全。
(1)该案例中的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安全提示。李老师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之前并没有讲任何规则,也没有说明具体要求和安全提示。因此,在准备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没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容易发生学生头部、面部等的触碰。如果在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能及时进行安全提示.也可以将安全问题减少。案例中李老师用装有沙子的瓶子做准备活动,形式很新颖。但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应在活动之前和活动过程中加强安全提示.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李老师的队列口令不准确、不规范。例如,在做操之前,调整队形的口令,规范的口令应该是以某某学生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向老师指定的方向看齐散开。如“以右翼排头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全体都有,向右看——齐!”在该案例中,李老师的口令却是“散一散,再散一散”的不规范口令。此外。李老师还喊出了错误口令“四路横队”.正确的口令应该是“四列横队”。如果是纵队的话是“四路纵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整和调动队形,不准确、不规范的口令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
(3)该案例的最大优点就是通过“摇晃沙瓶.把美丽的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的活动创意非常新颖,而且沙瓶发出的声音能帮助学生感受、掌握沙瓶操的节奏,发展学生的节奏感。此外,沙瓶操的练习是针对基本部分而设计的准备活动.从准备活动的量上看也是非常适合的。

第10题:

新入职的王老师想去优秀教师李老师班上随班听课,学习经验。李老师笑容可掬地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的课上得不好,就不要去听了。”这表明李老师( )。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D、鼓励同事白我提升

答案:B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指出,教师应“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为优秀教师,李老师应当多帮助年轻教师,而不是拒绝其听课的请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