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1980年中美首次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联合调查作业的调查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参加1980年中美首次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联合调查作业的调查船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80年6月9日,中美两国百余名海洋科学工作者联合进行了首次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调查作业。“向阳红9”号、“曙光6”号、“奋斗”号、美国“海洋学家”号海洋调查船参加了这次中美合作调查作业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调查任务不同,海洋调查船可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海洋调查船是海洋调查最基本的运载工具,是专门从事海洋科学调查的船只。按照调查任务不同,海洋调查船基本上可分为综合调查船、专业调查船和特种调查船。我国“远望”号调查船属于特种调查船。美国的“海洋学家”号属于综合调查船。

第2题:

海洋调查船按其调查任务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海洋调查船按其调查任务可分为综合调查船、专业调查船和特种海洋调查船。(1)综合调查船。仪器设备系统可同时观测和采集海洋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基本资料和样品,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样品鉴定和初步综合研究。(2)专业调查船。船体较综合调查船小,任务单一。常见的有海洋测量船、海洋物理调查船、海洋气象调查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船、海洋渔业调查船和打捞救生船。(3)特种海洋调查船。按专门任务建造的结构特殊的调查船,如航天用远洋测量船、极地考察船、深海钻探船等。

第3题:

海洋调查船属于运输船舶。()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与海洋调查船相比,海洋浮标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海洋浮标是一个无人的自动海洋观测站,它由被固定在指定的海域,随波起伏,如同航道两旁的航标。与海洋调查船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长期、全天候的工作。锚泊浮标能长期、定点地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而漂流浮标是用来观测大范围的海流、水温、海面风和气压、气温等的浮标。

第5题:

参加1980年中美首次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联合调查作业的调查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980年6月9日,中美两国百余名海洋科学工作者联合进行了首次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调查作业。“向阳红9”号、“曙光6”号、“奋斗”号、美国“海洋学家”号海洋调查船参加了这次中美合作调查作业活动。

第6题:

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研究进行海洋地质学调查勘测的各种技术手段.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常规海洋地质调查技术、专项调查研究技术和地球物理测量.属第一类的有:地质取样、现场观测、遥感遥测技术、剖面仪、例扫声呐、海底照像和电视等;专项调查手段包括深海钻探、潜深观测等;地球物理调查包括地震、重力、磁力和热流等项调查.

第7题:

海洋地质调查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1、回声测深(单、双频)
2、多波束测深(三维海底立体地形图)
3、旁侧声呐扫描(二维海底平面地形图)
(二)海底地层探测
1、声学地层剖面仪(浅、中、深)
地层厚度、层理结构和地层中异常埋藏体(浅层气、断层、埋藏古河道)
2、地震勘探(单道、多道、三维)
震源(气枪和电火花)和接收系统(接收器、放大器和记录仪)
3、海底地震观测
(三)重力测量
根据重力异常值推算具有异常密度的地质体及密度变化界面的形状和埋藏深度。用于研究区域构造、沉积盆地和大断裂走向,探测海底矿产资源。有海底、船舶走航和航空重力测量。
(四)地磁测量
利用磁性地质体在海底产生的磁异常信息,研究区域构造和沉积盆地,寻找隐伏火成岩体、断裂构造和海洋油气资源等,论证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第8题:

海洋观测系统由()等组成。

  • A、海洋监测飞机
  • B、海洋调查船
  • C、海洋浮标
  • D、岸基雷达
  • E、海洋卫星

正确答案:A,B,C,E

第9题:

按照调查任务不同,海洋调查船可分三类,下列错误的是()

  • A、综合调查船
  • B、专业调查船
  • C、特殊调查船
  • D、特种调查船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我国首次海洋污染调查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


正确答案: 我国首次海洋污染方面的综合调查是在1972年6月至1973年10月间完成的。调查的海域是渤海和北黄海的部分海域。当时的调查结果就已经显示出:渤海海域最普遍的污染就是石油,为以后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