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层冻深为1.5m时,在地表铺上一层()cm厚的泡沫,可保证其下部土层不发生冻结。

题目
单选题
当土层冻深为1.5m时,在地表铺上一层()cm厚的泡沫,可保证其下部土层不发生冻结。
A

8

B

12

C

15

D

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土层冻深为 1.5m 时,在地表铺上一层( )cm 厚的泡沫,可保证其下部土层不发生冻结。

A.8

B.12

C.15

D.10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进行液化指数的计算时,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15m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上部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B.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15m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厚度大的土层影响权数大
C.液化指数取决于覆盖层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上部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D.液化指数取决于覆盖层范围之内的土层特性,可液化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5条,液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IE为液化指数;n为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 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的数值;di为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Wi为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单位为m-1)。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 ~20m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第3题:

由于大量抽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由此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土层中有效应力增大,地表上升

B、土层中有效应力减小,地表下

C、土层中有效应力不变,地表下沉

D、土层中有效应力增大,地表下沉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第2款,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时不小于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为14>13,故粉土层不液化。
db=1.5m0=8,代入第4.3.2条第3款式(4.3.3-3),
du+dw=(7.8+5)m=12.8m>1.5d0+2db-4.5=1.5x8+2x2-4.5=11.5(m),故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第5题:

一软土层厚8.0m,压缩模量凰=1.5MPa,其下为硬黏土层,地下水位与软土层顶面一致,现在软土层上铺1.0m厚的砂土层,砂层重度γ=18kN/m3,软土层中打砂井穿透软土层,再采用90kPa压力进行真空预压固结,使固结度达到80%,此时已完成的固结沉降量最接近()。
A.40cm B.46cm
C.52cm D.58cm


答案:B
解析:

第6题:

黑龙江省某建筑场地为均质土层,其标准冻深为1.5m。当该土层属于下列( )情况时,即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冻胀和液化。
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处,土质为疏松饱和的粉土
B.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密实细砂
C.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黏土
D.地下水位很深,土质为密实的粉细砂


答案:A
解析:
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时,冻胀的只是其上的小部分土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1.5m处时,一旦冻胀就会影响到其上部分。A项土质为疏松饱和粉土,更容易发生冻胀和液化。

第7题:

某多年冻土层为黏性土,冻结土层厚度为2.5m,地下水埋深为3.2m,地表标高为194.75m,已测得地表冻胀前标高为194.62m,土层冻前天然含水量ω=27%,塑限ωP=23%,液限ωL=46%,根据《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该土层的冻胀类别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不冻胀
B、 弱冻胀
C、 冻胀
D、 强冻胀

答案:B
解析: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附录D.0.1条规定,多年冻土的季节融化土层具有夏季融化下沉、秋冬季再次冻结时具有体积膨胀的特性,其冻胀性分级应符合表D.0.1的规定。

第8题:

硬质泡沫板防冻在基础底板面铺一层硬质泡沫塑料,10 cm 厚塑料的隔热效果约等于( )m 厚的土层。

A.2

B.1.5

C.1

D.2.5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5-18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冻土层的平均冻胀率为地表冻胀量与冻层厚度的比值
  • B、冻土层的平均冻胀率为地表冻胀量与设计冻深的比值
  • C、设计冻深为冻层厚度与地表冻胀量之差值
  • D、设计冻深为冻层厚度与基础底面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之差值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