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症、病、证、辨证各自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症、病、证、辨证各自的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辨证论治?如何理解症、证、病的关系?


参考答案:(1)辨证论治的概念
所谓“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有效指导了临床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
(2)症、证、病的概念及其关系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反 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患者当前的病机(由病邪、病位、病性、病势等综合而成)。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该病特 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症状和体征是辨别证候和诊断疾病的基本要素,证是 疾病某一阶段的反映,病所反映的是疾病的全过程。中医强调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提倡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它既要求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变化规律,又要求去辨别现阶段的证候类型。

第2题:

简述少阴病的含义以及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各自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少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虚衰,阴血耗伤,导致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为外感病发展过程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衰微,病邪入内,邪从寒化,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为少阴病中较为多见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精神萎靡,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欲热饮,欲吐不吐,或食入即吐,舌淡苔白,脉微细,或身热而反不恶寒。
少阴热化证是指肾水亏虚,心火独亢,邪从热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或舌绛少苔,脉细数。

第3题:

对病、证、症的关系,下述哪项不对

A、病的全过程可分为不同的证

B、症是辨病与辨证的主要依据

C、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D、“证”可见于“病”的全过程

E、“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


参考答案:D

第4题:

徐大椿认为辨病、证的关键是()

  • A、审病求因
  • B、审证求因
  • C、辨病与辨证结合
  • D、审症求因

正确答案:B

第5题:

徐大椿认为辨病、证的关键是()。

A.审病求因

B.审证求因

C.辨病与辨证结合

D.审症求因


参考答案:B

第6题:

简述阳水、阴水的含义及其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阳水:水肿性质属实者,称为阳水。常由外感风湿邪气,或水湿浸淫等所引起。
[辨证要点]1.本证以外感邪气,致使水湿停聚,泛溢肌肤为主要病机。2.以发病急、来势猛、水肿先从眼睑头面开始、上半身肿甚为辨证依据。3.常以邪犯肺、脾为多见,故可兼见肺失宣降之发热、恶风寒、咽喉肿痛,以及脾失健运的纳呆、身困等症状。
阴水: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常由病久正虚,劳倦内伤,脾肾阳虚所引起。
[辨证要点]1.本证以劳倦、久病伤正,脾肾虚衰,水湿停聚为主要病机。2.以发病慢、来势徐、病程较长、水肿先从足部开始、腰以下肿甚并伴有寒象为辨证依据。3.以脾肾两伤,阳不化水为多见,故可兼腹胀、纳呆、便溏、肢困的脾阳不足之症,及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等肾阳虚衰的症状。

第7题:

简述六经辨证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概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等,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伤杂病。

第8题:

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参考答案:研究文献阅读的方法主要有浏览、粗读、精读三种。浏览是将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粗略地翻阅一遍。通过浏览研究者可以对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的内容、价值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读。粗读是了解一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搜索文献引用的主要事实或数据的一种鸟瞰式阅读方式。精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求深、求通、求精、求透、求创新的阅读方式。

第9题:

对病、证、症的关系,下述哪项不对

A.病的全过程可分为不同的证
B.症是辨病与辨证的主要依据
C.同一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D.“证”可见于“病”的全过程
E.“证”反映“病”的阶段特点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上、中、下三焦各代表哪些脏腑证候?各自的辨证要点如何?


正确答案:1.上焦病证: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所表现的证候。审证要点: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或神昏,肢厥等。
2.中焦病证: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邪从燥化、邪从湿化所表现的证候。
(1)阳明燥热证:以身热面赤,腹满便秘,苔黄焦燥为审证要点;
(2)太阴湿热证:以身热不扬,脘痞苔腻,脉濡缓为审证要点。
3.下焦病证:指温热之邪犯及下焦,劫夺肝肾之阴所表现的证候。肾阴虚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为审证要点;肝肾阴亏,虚风内动以手足蠕动,舌绛,脉虚弱为审证要点。